被测温度稳定,若温度显示最大值或最小值,此种现象一般是由热电偶失灵引起。

被测温度稳定,若温度显示最大值或最小值,此种现象一般是由热电偶失灵引起。


相关考题:

所谓热电偶的时间常数,是指被测介质从某一温度跃变到另一温度时,热电偶热端温度上升到这一温度所需的时间。()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被测温度稳定,若温度显示最大值或最小值,此种现象一般是由热电偶失灵引起。()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采用热电偶测量壁面温度时,通常将热电偶热端( )在被测壁面上或( )在被测壁面上。

如题44图所示,被测对象温度为600℃,用分度号为E的热电偶及补偿导线、铜导线连至显示仪表,未预置机械零位。显示仪表型号及接线均正确,显示仪表上显示温度约为(  )。A. 600℃B. 560℃C. 580℃D. 620℃

一般来说,不能直接测得被测对象的实际温度的温度检测仪表是( )。A:辐射测温法B:热电阻温度计C:压力式温度计D:热电偶温度计

一般来说,不能直接测得被测对象的实际温度的温度检测仪表是( )。A. 辐射测温法B. 热电阻温度计C. 压力式温度计D. 热电偶温度计

压力开关的被测介质温度一般不超过100℃,若介质温度较高且超过允许温度,则应将介质温度冷却后再引入。A对B错

被测熔液的温度不同,采用的热电偶材料也不同,溶液温度低于1200℃时,可用“镍铬——镍铝”材料做热电偶。

压力开关的被测介质温度一般不超过100℃,若介质温度较高且超过允许温度,则应将介质温度冷却后再引入。

被测熔液的温度不同,采用的热电偶材料也不同,溶液温度为1200~1550℃时,可用“镍 铬——镍 铝”材料做热电偶。

当被测物体的温度需要远传时,通常用的测量工具是()。A、水银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热电偶D、双金属温度计

当热电偶补偿导线短路时,温度表指示为()。A、最小值B、环境温度C、中间值D、最大值

DDZ-Ⅱ型温度变送器与热电偶配合使用时,若出现冷端温度补偿电阻R开路故障,会出现()Isc10mA现象。

当热电偶或补偿导线短路时,显示仪表的示值约为()。A、零B、室温C、短路处的温度值D、最大值

当热电偶()温度保持不变时,热电势才是被测温度的单值函数。A、热端B、冷端C、导线D、测点

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会随被测介质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热电偶温度计是由()所组成的。A、热电阻、温度计和显示仪表B、热电偶、温度计和显示仪表C、热电阻、显示仪表和连接导线D、热电偶、测量仪表和连接导线

热电偶或补偿导线短路时,显示仪表的示值均为().A、最大值B、最小值C、短路处的温度D、指示仪表所在位置的室温.

用热电偶测温时,显示仪表反映出来温度是热电偶测量端的温度值,它和被测介质的温度数值不完全一致产生的误差为()。A、热交换误差B、动态误差C、不均匀误差D、分度误差

与电阻温度计相比,热电偶温度计能测更高的温度。

热电偶测温不仅与被测端温度有关,且还决定于冷端温度。

当被测物体的温度较高时,通常用的测温工具是()A、水银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热电偶

热电偶的时间常数是指被测介质从某一温度跃变到另一温度时,热电偶测量端温度上升到这一温度所需的时间。

热电偶元件的时间常数,是指被测介质从某一温度跃变到另一温度时,热电偶测量端温度上升到这一温度所需的时间。

单选题当被测物体的温度较高时,通常用的测温工具是()A水银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热电偶

判断题热电偶测温不仅与被测端温度有关,且还决定于冷端温度。A对B错

判断题热电偶的时间常数是指被测介质从某一温度变到另一温度时,热电偶测量端温度上升到整个阶跃值的62%所需的时间。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