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悬锤式水位计,实际观测的是()至水面的高度。A、测尺B、悬锤崖边C、悬锤球D、固定点

观测悬锤式水位计,实际观测的是()至水面的高度。

  • A、测尺
  • B、悬锤崖边
  • C、悬锤球
  • D、固定点

相关考题:

时间、水位初始值(或零点高程)及采集段次等是()需要设置的基本参数。A.悬锤式水位计B.测针式水位计C.自记水位计D.自记水温计

水位观测设备设置时,要求相邻水位观测设备观测值应有不小于10cm重合的是()。A.相邻直立式水尺之间B.相邻的液压式自记水位计与矮桩水尺之间C.相邻的气介式水位计之间D.相邻直立式与倾斜式水尺之间

球罐水压试验过程中要进行基础沉降观测,充水观测阶段正确的做法有()。A:充水至球罐本体高度1/3时进行观测B:充水至球罐本体高度1/2时进行观测C:充水至球罐本体高度2/3时进行观测D:充满水12小时后进行观测

正倒锤观测可用于“垂直位移”观测。

对河流及其它地表水的观测精密:水位读至厘米。水温气温读至()。地下水的观测精密可按其观测目的确定,但不应低于地表水的观测精度。A、1℃B、1.5℃C、2℃D、0.5℃

在进行()水位观测时,实际观测的是固定点至水面的高度。A、倾斜式B、悬锤式C、自记式D、直立式

观测悬锤式或测针式水位计时,应使悬锤或测针()水面,读取悬尺或游标尺在固定点的读数,并在记录的数字前加“-”号。A、埋入B、高于C、恰抵D、低于

时间、水位初始值(或零点高程)及采集段次等是()需要设置的基本参数。A、悬锤式水位计B、测针式水位计C、自记水位计D、自记水温计

水位观测使用悬锤式水位计时,应使悬锤恰抵水面,读取悬尺在()的读数。A、固定点B、水面C、任意点D、悬崖边

采用堰槽法测流的测站应配备()A、直立式人工观测水尺B、悬垂式人工观测水尺C、矮桩式人工观测水尺D、高精度水位计

在观测()水尺时,测尺应垂直放在桩顶固定点上观读。A、矮桩式B、直立式C、悬锤式D、斜坡式

水位观测设备设置时,要求相邻水位观测设备观测值应有不小于10cm重合的是()。A、相邻直立式水尺之间B、相邻的液压式自记水位计与矮桩水尺之间C、相邻的气介式水位计之间D、相邻直立式与倾斜式水尺之间

在水位观测记载中,水尺观测读数前不应记录“-”号的是()。A、悬锤式水位计B、水面高于水尺零点高程C、测针式水位计D、矮桩式水尺水面低于桩顶

悬锤式水位计的测尺是刻度准确的()金属长卷尺。A、柔性B、刚性C、软性D、硬性

悬锤式水位计准确性较高,测尺长度不受限制,可用于()和变幅的水位观测。A、5~10mB、不同埋深C、10~15mD、15~20m

()能自动记录水位变化的连续过程。A、直立式水尺B、倾斜式水尺C、悬锤式水尺D、自记水位计

以下确定观测场四周障碍物仰角的做法,正确的().A、将经纬仪安置在观测场围栏外缘的水平地面进行测定。B、根据障碍物至观测场围栏外缘最近点的直线距离、障碍物最高点相对于观测场水平地面的高度进行计算。C、把经纬仪安置在观测场中心1.5米处进行测定。D、根据障碍物至观测场围栏外缘的垂直距离、障碍物最高点相对于观测场水平地面的高度进行计算。

单选题在进行()水位观测时,实际观测的是固定点至水面的高度。A倾斜式B悬锤式C自记式D直立式

单选题采用堰槽法测流的测站应配备()A直立式人工观测水尺B悬垂式人工观测水尺C矮桩式人工观测水尺D高精度水位计

单选题水位观测使用悬锤式水位计时,应使悬锤恰抵水面,读取悬尺在()的读数。A固定点B水面C任意点D悬崖边

单选题在水位观测记载中,水尺观测读数前不应记录“-”号的是()。A悬锤式水位计B水面高于水尺零点高程C测针式水位计D矮桩式水尺水面低于桩顶

单选题观测悬锤式或测针式水位计时,应使悬锤或测针()水面,读取悬尺或游标尺在固定点的读数,并在记录的数字前加“-”号。A埋入B高于C恰抵D低于

单选题悬锤式水位计的测尺是刻度准确的()金属长卷尺。A柔性B刚性C软性D硬性

单选题观测悬锤式水位计,实际观测的是()至水面的高度。A测尺B悬锤崖边C悬锤球D固定点

单选题悬锤式水位计准确性较高,测尺长度不受限制,可用于()和变幅的水位观测。A5~10mB不同埋深C10~15mD15~20m

单选题时间、水位初始值(或零点高程)及采集段次等是()需要设置的基本参数。A悬锤式水位计B测针式水位计C自记水位计D自记水温计

单选题在观测()水尺时,测尺应垂直放在桩顶固定点上观读。A矮桩式B直立式C悬锤式D斜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