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装置羰基镍的生成,一般是()催化剂金属组分的Ni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A、CO2B、O2C、COD、SO2

加氢装置羰基镍的生成,一般是()催化剂金属组分的Ni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

  • A、CO2
  • B、O2
  • C、CO
  • D、SO2

相关考题:

在预加氢反应过程中,预加氢催化剂金属活性组分的主要作用是( )。 A、 加氢B、裂化C、异构化D、芳构化

停工过程中,如何防止甲烷化催化剂生成羰基镍?

加氢装置在停工降温过程中,为防止羰基镍的生成,一定要控制好新氢中的一氧化碳含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加氢催化剂组成一般有加氢组分、()。 A、载体、助剂B、双金属、载体C、双金属、助剂

停工时,甲烷化反应器最低点温度降至150℃之前,须用氮气置换干净,防止金属镍催化剂与一氧化碳生成羰基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催化剂卸剂时,氮气中氧含量高反应器床层温度也高的情况下,催化剂上的积碳可能生成二氧化碳,为羰基镍的生成提供了条件。()

有关羰基镍的生成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压力下,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羰基镍B、一定温度压力下,镍与氧气反应生成羰基镍C、一定温度压力下,镍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羰基镍D、一定温度压力下,镍与甲烷反应生成羰基镍

以下不属于羰基镍的生成原理的是( )。A、镍与一氧化碳反应B、有氧气存在下,镍与二氧化碳反应C、低温下,镍发生化学反应D、高压下,镍发生化学反应

常用加氢精制催化剂的金属组分是Co-Mo、Ni-Mo、Ni-W、Co-W或Mo-Co-Ni,有关研究结果表明,上述金属组分的加氢活性顺序为()A、Ni-W<Ni-Mo<Co-Mo<Co-WB、Ni-W>Ni-Mo>Co-Mo>Co-WC、Ni-W<Co-W<Co-Mo<Ni-MoD、Co-W>Ni-Mo>Co-Mo>Ni-W

加氢裂化催化剂一般由()组成。A、加氢组分、载体、助剂B、加氢组分、双金属、载体C、加氢组分、双金属、助剂D、双金属、分子筛、载体

为避免羰基镍的生成,加氢装置停工过程中应控制循环气中CO小于()A、20ppmB、30ppmC、40ppmD、50ppm

循环氢中CO有控制指标主要是因为()A、CO和催化剂中的镍易反应生成羰基镍B、CO会使硫化的催化剂还原C、CO对在高温下使用的金属产生腐蚀D、会发生甲烷化反应,强放热,导致床层温度不宜控制

生成羰基镍的三个必要条件是温度200℃、()的Ni和CO气体。

还原后的金属镍催化剂与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气体接触,在低于()的条件下会生成羰基镍A、150℃B、280℃C、200℃D、250℃

在装置停工降温时,控制循环氢中CO的含量是为了()。A、防止催化剂中毒B、防止催化剂还原C、防止生成羰基镍D、防止设备管线腐蚀开裂

当催化剂处于()状态时,有可能生成羰基镍。A、氧化态B、硫化态C、还原态(金属态)D、有机态

有机硫加氢催化剂主要活性组分为镍、钼、铁。在未硫化前其活性金属组分为氧化态,对一氧化碳含量高的原料气甲烷化副反应较大。

加氢催化剂一般由()组成。A、加氢组分、载体、助剂B、加氢组分、双金属、载体C、加氢组分、双金属、助剂D、双金属、分子筛、载体

加氢精制催化剂中,工业上常用的加氢脱硫金属组分之间组合比大小排列正确的是()A、Ni-MoNi-WCo-MoCo-WB、Ni-WNi-MoCo-MoCo-WC、Ni-WNi-MoCo-WCo-MoD、Ni-MoNi-WCo-WCo-Mo

碳三催化加氢反应原理是在催化剂作用下()。A、MAPD加氢生成丙烯B、MAPD加氢生成丙烷C、MAPD聚合成生绿油D、乙炔加氢

避免粗氢中一氧化碳与镍催化剂生成羰基镍是因为()。A、会使镍催化剂活性降低B、羰基镍有巨毒C、会使镍催化剂活性过高而发生飞温D、发生爆炸

甲烷化反应器氮气升温的目的正确的是()。A、提高催化剂的活性B、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C、防止生成巨毒物质羰基镍D、干燥

粗氢中一氧化碳与镍催化剂生成羰基镍的温度是()。A、100℃以下B、150℃以上C、200℃以下D、300℃以上

停工时,甲烷化反应器最低点温度降至150℃之前,须用氮气置换干净,防止金属镍催化剂与一氧化碳生成羰基镍。

加氢装置羰基镍的生成,一般是()和催化剂金属组分的Ni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 A、CO2B、O2C、COD、SO2

加氢装置催化剂预硫化时,在高分脱出的水主要是()。A、硫化反应生成水B、空冷前注入水C、原料带水

判断题甲烷化催化剂还原后不能用含有CO的气体升温,以防止低温时生成羰基镍。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