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为()A、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B、国内生产总值=∑各机构部门的总产出-各机构部门的中消耗C、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盈余D、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为()

  • A、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
  • B、国内生产总值=∑各机构部门的总产出-各机构部门的中消耗
  • C、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盈余
  • D、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相关考题:

某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等数据如下:第一产业总产出450万元,中间消耗为185万元;第二产业总产出880万元,中间消耗占总产值的比率为34%;第三产业各部门营业盈余为480万元;劳动者报酬900万元,其中应付工资占80%;生产税净额268万元,其中应交增值税168万元;固定资产折旧按营业盈余的20%计算;中间消耗为232万元。根据上述资料,回答 81~85 题,在备选答项中选取正确答案。第 81 题 根据已知数据,计算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A.生产法B.收入法C.支出法D.扣除法

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其要素包括()。 A.产业结构本身B.技术结构C.产业布局D.产业组织

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的计算公式为( )。A.∑产量×价格B.∑[各部门总产出-各部门中间消耗]C.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D.∑各部门劳动者报酬+∑各部门生产税净额+∑各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部门营业盈余

某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等数据如下:第一产业总产出450万元,中问消耗为185万元;第二产业总产出880万元,中间消耗占总产值的比率为34%;第三产业各部门营业盈余为480万元;劳动者报酬900万元,其中应付工资占80%;生产税净额268万元,其中应交增值税168万元;固定资产折旧按营业盈余的20%计算;中间消耗为232万元。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在备选答项中选取正确答案。根据已知数据,计算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A.生产法B.收入法C.支出法D.扣除法

产业结构可以各产业( )计算,反映各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大小。A:增加值B:社会纯收入C:净产值D:总现值

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核算是将各产业部门现价增加值换算成不变价增加值,各产业部门不变价增加值加总得出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增加值的核算方法主要有()。A.基年价格估价法B.价格指数缩减法C.物量指数外推法D.购买力平价法E.汇率法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重点核算产业部门间的中间产品流量,由此详细表现各产业部门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核算表是()。A.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B.投入产出表C.资金流量表D.国际收支平衡表

投入产出表的第I象限从横向看,表明()。A.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B.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C.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D.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下列有关投入产出核算中基本的总量平衡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各产业部门总投入=各产出部门总产出B.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合计=各产业部门最终使用合计C.各产业部门中间使用+各产业部门最终使用=各产业部门总产出D.各产业部门中间投入=各产业部门最终使用

在投入产出表的第I象限中,沿行方向看,表示( )。A.某个产品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价值量B.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品部门的产品价值量C.各产品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价值量D.各产品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价值量

基本部门是指()A:城市的对外出口部门B:对内生产的部门C:城市各产业部门D:城市公司的部门构成

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采用的是()A产业部门分类B机构部门分类C职能部门分类D以上皆不是

某地区第一、二、三产业产值等数据如下:第一产业总产出450万元,中间消耗为185万元;第二产业总产出880万元,中间消耗占总产值的比率为34%;第三产业各部门营业盈余为480万元;劳动者报酬900万元,其中应付工资占80%;生产税净额268万元,其中应交增值税168万元;固定资产折旧按营业盈余的20%计算;中间消耗为232万元。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在备选答项中选取正确答案。根据已知数据,计算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可以使用的方法是()A、生产法B、收入法C、支出法D、扣除法

投入产出表中反映各产业部门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象限是第()象限。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包括()。A、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B、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C、国民生产总值增加D、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重点核算产业部门间的中间产品流量,由此详细表现各产业部门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核算表是( )。A、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B、投入产出表C、资金流量表D、国际收支平衡表

投入产出表的第I象限从横向看,表明( )。A、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B、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C、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D、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由()组成。A、劳动者报酬B、生产税净额C、固定资产折旧D、营业盈余E、中间消耗

单选题投入产出表的第一部分从横向看,表明( )。A表明各产品部门生产以及从国外进口货物或服务提供给各产业部门使用的价值量B各产业部门从事生产活动所消耗各产品部门生产以及从国外进口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C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D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不定项题下列各项中有关投入产出表的总量平衡关系正确的是( )。A某产业部门总投入=该产业部门总产出B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最终使用C收入法增加值=支出法增加值D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

单选题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为()A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B国内生产总值=∑各机构部门的总产出-各机构部门的中消耗C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盈余D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多选题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由()组成。A劳动者报酬B生产税净额C固定资产折旧D营业盈余E中间消耗

不定项题生产法下,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增值法的计算公式是( )。A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B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C增加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D增加值合计=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合计-进口合计

多选题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由( )构成。A劳动者报酬B生产税净额C固定资产折旧D营业盈余E最终消费

单选题产业结构可以各产业()计算,反映各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大小。A增加值B社会纯收入C净产值D总现值

不定项题收入法下,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增值法的计算公式是( )。A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B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C增加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D增加值合计=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合计-进口合计

不定项题支出法下,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增值法的计算公式是( )。A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B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C增加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D增加值合计=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合计-进口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