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所研究员李某向专利局提出一种“新的密码编码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该发明创造的特征是:编码方法简单,而且不容易被解密。如果依据该技术方案制作了一个编码器,该编码器能否申请专利?为什么?

某研究所研究员李某向专利局提出一种“新的密码编码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该发明创造的特征是:编码方法简单,而且不容易被解密。如果依据该技术方案制作了一个编码器,该编码器能否申请专利?为什么?


相关考题:

两个以上的专利申请人分别、先后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专利权应授予()。A.最先完成该发明创造的人B.最先提出该专利申请的人C.最先将该发明创造投入生产使用的人D.由所有的专利申请人共有

王某与李某分别从事同样的发明创造,李某于2001年7月1日完成该发明,王某于同年11月1日完成该发明,李某于2002年3月5日9时向专利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王某于同年3月5日9点30分向专利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专利申请人应该是谁()A.王某B.李某C.王某和李某共有D.王某和李某双方自行协商,确定申请人

某研究所接受某企业委托研究完成一项发明创造,双方事前没有约定研究成果的归属,该成果的专利申请权()A.属于某研究所所有B.属于某企业所有C.属于某研究所和某企业共同所有D.属于两单位中先提出专利申请者所有

某石化公司与某研究所研制一项工业技术,双方签订了一份技术开发合同,合同约定由双方共同合作开发此项技术,该技术研制成功后,某研究所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某石化公司对此提出异议,经专利局查明,双方在合同中未约定申请专利权的归属问题。则该专利申请权属于( )。A.研究所与石化公司共有B.研究所C.石化公司D.研究所或石化公司

(五)王某在甲研究所长期从事饮水处理技术及其设备的研制工作。2000年7月,王某利用研究所有关图纸、资料,独自设计了一种饮水净化机。2001年10月,王某辞职到乙矿泉设备厂工作,同年11月乙矿泉设备厂利用王某带来的技术试制成功该饮水设备,并少量投入生产。2002年6月,甲研究所就“矿泉水制造方法及其装置”向专利局申请专利,专利局认定专利申请人是甲研究所,对此,王某和乙厂提出异议。请回答以下问题:专利局认定专利申请人是甲研究所而不是王某和乙厂的理由是( )。A.王某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B.王某完成发明主要利用了甲研究所的物质技术条件C.乙厂研制的该产品是王某调动工作后一年内作出的,所以不能获得专利申请权D.王某与甲研究所就专利申请权没有达成协议

下列关于专利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赵某发明了一种新型太阳能装置,于2008年5月30日向专利局提出申请,该专利的到期时间应为2018年5月30日B、钱某设计出一种包装图案,并申请专利,该专利的有效期应从专利局批准之日起算C、孙某发明一种药物配方,申请专利后其有效期应从其申请之日起算D、李某设计的新玩具在申请专利后其有效期应为20年

甲公司研发人员张某在本职工作中作出了一项发明创造。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该发明创造属于职务发明创造B.该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甲公司C.甲公司就该发明创造申请发明专利的,张某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D.该发明创造被授予专利权后,张某享有获得奖励的权利

甲公司委托某研究所研制一项工业技术,双方签订了一份技术开发合同,合同约定由双方共同合作开发此项技术,该技术研制成功后,某研究所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某公司对此提出异议,经专利局查明,双方在合同中未约定申请专利权的归属问题。则该专利申请权属于( )A.研究所与甲公司共有B.研究所C.甲公司D.研究所或甲公司

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由刘某、王某、韩某和赵某合作完成的一项发明创造,他们可以约定申请专利的权利只属于王某B、甲受乙的委托完成一项发明创造,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由于乙提供了全部的资金和设备,因此就该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乙C、张某和李某共同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如果李某要对其单独申请专利就必须征得张某的同意D、钱某临时借调到某研究所工作,在执行该研究所交付的任务过程中完成的发明创造属于职务发明创造

甲公司研发人员张某在本职工作中作出了一项发明创造。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该发明创造属于职务发明创造B、该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甲公司C、甲公司就该发明创造申请发明专利的,张某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D、该发明创被授予专利权后,张某享有获得奖励的权利

甲公司委托乙研究所为其开发一种技术,并签订了技术开发合同,但双方没有约定技术成果的归属。乙研究所按约定交付了符合要求的技术成果,甲公司按约定支付了研究开发经费和报酬。后乙研究所就该技术成果提交了专利申请。根据合同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乙研究所就该技术成果申请专利的行为侵犯了甲公司就该技术成果申请专利的权利B、乙研究所享有就该技术成果申请专利的权利,但若乙研究所转让该专利申请权,则甲公司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受让的权利C、如果乙研究所的该专利申请被授予专利权,则甲公司未经乙研究所许可,不得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该专利D、如果乙研究所的该专利申请被授予专利权,则甲公司可以免费实施该专利

某研究所接受某企业委托研究完成一项发明创造,双方事前没有约定研究成果的归属,该成果的专利申请权()A、属于某研究所所有B、属于某企业所有C、属于某研究所和某企业共同所有D、属于两单位中先提出专利申请者所有

王某在甲研究所长期从事饮水处理技术及其设备的研制工作。2000年7月,王某利用研究所有关图纸、资料,独自设计了一种饮水净化矿化机。2001年10月,王某辞职到乙矿泉设备厂工作。同年11月乙矿泉设备厂利用王某带来的技术试制成功该饮水净化矿化机,并少量投入试生产。2002年6月,甲研究所就“矿泉水制造方法及其装置”向专利局申请专利,专利局认定专利申请人是甲研究所,对此,王某和乙厂提出异议。 请分析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专利局认定专利申请人是甲研究所而不是王某和乙厂的理由是()。A、王某的发明是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B、王某完成发明主要利用了甲研究所的物质技术条件C、乙厂研制的该产品是王某调动工作后一年内作出的,所以不能获得专利申请权D、王某与甲研究所就专利申请权没有达成协议

李某就其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创造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须经过实质审查才能被授予专利权B、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须经过初步审查才能被授予专利权C、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被受理后,李某可以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专利权评价报告D、李某就该发明创造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提出保密审查请求

某研究所与刘某签订了一份技术开发合同,约定由刘某为该研究所开发一套设备,但双方没有约定技术成果的归属。刘某按约定交付了符合要求的技术成果。后刘某欲就该技术成果申请专利,双方遂发生争执。根据合同法及相关规定,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该研究所享有就该技术成果申请专利的权利,刘某无权申请B、刘某享有就该技术成果申请专利的权利,但如果其转让专利申请权,该研究所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受让的权利C、该研究所和刘某共同享有就该技术成果申请专利的权利,双方均可单独申请专利D、该研究所和刘某共同享有就该技术成果申请专利的权利,该研究所不同意申请专利的,刘某不得申请

2000年8月,甲厂研制出一种新型阀门,其技术方案不仅前所未有,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而且经本厂测试、使用,效果及佳。甲厂遂采取商业秘密的形式对该技术予以保护。2001年8月,甲厂为强化对该技术法律保护,向专利局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乙厂质检车间工程师齐某自定项目,自购设备和科研资料,利用业余时间,于2001年6月独立完成该阀门的研制工作,其中的结构、功能和技术方案与甲厂研制的阀门完全相同。齐某于2001年7月向专利局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该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人应当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是()A、请求书B、说明书及其摘要C、权利要求书D、该产品图片或照片

江南化工研究所张某主要利用本所的设备、资金和技术资料完成的一项发明创造,该研究所与张某之间没有就该项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达成过任何协议,该发明专利的申请权依法应属于()。A、张某B、江南化工研究所C、江南化工研究所与张某共有D、国家

2000年8月,甲厂研制出一种新型阀门,其技术方案不仅前所未有,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而且经本厂测试、使用,效果及佳。甲厂遂采取商业秘密的形式对该技术予以保护。2001年8月,甲厂为强化对该技术法律保护,向专利局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乙厂质检车间工程师齐某自定项目,自购设备和科研资料,利用业余时间,于2001年6月独立完成该阀门的研制工作,其中的结构、功能和技术方案与甲厂研制的阀门完全相同。齐某于2001年7月向专利局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假若甲厂在1999年8月研制完成该新型阀门后,当年在国内一杂志上公开发表其技术方案,那么,齐某的发明创造()A、丧失新颖性B、仍具有新颖性C、丧失实用性D、仍具有实用性

某研究所研究员李某向专利局提出一种“新的密码编码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该发明创造的特征是:编码方法简单,而且不容易被解密。该技术方案能否获得专利?为什么?

某研究所研究员李某向专利局提出一种“新的密码编码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该发明创造的特征是:编码方法简单,而且不容易被解密。如果依据该技术方案制作了一个编码器,该编码器能否申请专利?为什么?

2000年8月,甲厂研制出一种新型阀门,其技术方案不仅前所未有,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而且经本厂测试、使用,效果及佳。甲厂遂采取商业秘密的形式对该技术予以保护。2001年8月,甲厂为强化对该技术法律保护,向专利局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乙厂质检车间工程师齐某自定项目,自购设备和科研资料,利用业余时间,于2001年6月独立完成该阀门的研制工作,其中的结构、功能和技术方案与甲厂研制的阀门完全相同。齐某于2001年7月向专利局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该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应当由()享有。A、甲厂B、乙厂C、齐某D、甲厂与乙厂共同

江南化工研究所张某主要利用本所的设备、资金和技术资料完成的一项发明创造,该研究所与张某之间没有就该项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达成过任何协议,该发明专利的申请权依法应属于()。A、张某B、江南化工研究所C、江南化工研究所与张某共有

多选题该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应当授予(  )。[2000年真题]A甲厂,因为甲厂首先完成该发明创造B齐某,因为齐某先于甲厂提出专利申请C乙厂,因为齐某是乙厂职工D甲厂与齐某,因为二者分别独立完成该发明创造

问答题某研究所研究员李某向专利局提出一种“新的密码编码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该发明创造的特征是:编码方法简单,而且不容易被解密。如果依据该技术方案制作了一个编码器,该编码器能否申请专利?为什么?

问答题甲是某研究所的研究员,其在国外完成一项发明创造,2000年4月1日,甲在中国政府主办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介绍了谊项技术,20D0年10月4日,参加这次展览会的乙将这项技术作为自己的发明创造.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2000年9月28日,甲以这项发明创造在国外提出发明专利申请,2001年8月12日甲又以同一成果向国家专利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同时提出要求优先权的书面声明,井提交了有关文件。  问:(1)该项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归谁所有?  (2)甲向国家专利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时,该技术是否已丧失新颖性?

问答题某研究所研究员李某向专利局提出一种“新的密码编码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该发明创造的特征是:编码方法简单,而且不容易被解密。该技术方案能否获得专利?为什么?

单选题中国学者李某在美国完成一项产品发明。1992年12月3日,李某在我国某学术研讨会上介绍该项成果。1993年6月16日,出席过这次研讨会的王某以该成果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1993年5月5日,李某以该成果在美国提出专利申请。1994年4月28日,李某又以同一成果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同时提出要求优先权的书面声明,并提交了有关文件。下列关于申请该项成果的专利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2002年真题]A按照先申请原则,王某享有专利申请权B李某享有优先权,专利申请权应属李某,其申请日为1993年5月5日C李某不应享有优先权,但王某不是真正的发明人,故专利申请权应属李某,其申请日为1994年4月28日D该发明已丧失新颖性,应驳回双方的申请

问答题某研究所工程师赵钱孙于2002 年4月5日开始,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自筹资金,研制用于电冰箱的一种新型电子控温器,2002年5月20日,赵钱孙先生初步形成了谊电子控温器的技术构思和实施方案。2002年7月,赵钱孙工程师又完成了电子控温器的样机,并将样机送电冰箱厂测试。经电冰箱厂测试的结果表明谊电子控温器基本达到了技术效果。  2002年9月,赵钱孙工程师主动向其所属研究所的领导汇报并演示了自己的电子控温器,同时建议研究所组织生产该电子控温器,批量投放市场。2002年12月,该研究所决定将该项电子控温器申请专利,由赵钱孙工程师与该所专利代理人李某共同起草专利申请文件,将赵钱孙工程师列为发明人。2003年3月5日,该研究所以该项电子控温器发明技术方案正式向我国专利局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赵钱孙工程师得知此消息后,立即与研究所领导进行联系,并说明该电冰箱电子控温器是自己的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人应该是自己;而研究所领导认为赵钱孙是本所职工,其所完成的电冰箱电子控温器应为职务发明创造。因此,双方未能达成一致,由此引发纠纷。  请问;赵钱孙工程师所完成的电冰箱电子控温器是职务发明创造还是非职务发明创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