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初中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范文

高中音乐《回忆》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 湖北省孝感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回忆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在10分钟之内完成。
(2)试讲时需要有互动环节。
(3)试讲过程需要有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
1.在教学过程中,你为什么采用分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巩固拓展?
2.简单的介绍一下音乐剧。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音频导入
教师播放音乐剧《音乐之声》的插曲《do re mi》片段;提问学生,这首歌曲出自哪一部音乐剧?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刚刚老师所播放的是美国著名的音乐剧《音乐之声》里面的插曲。并讨论交流美国其他著名的音乐剧如《猫》。
引入课题,《回忆》。
(二)感受体验
1.初听歌曲
并设问:“歌曲的旋律如何?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旋律较为流畅、舒缓,旋律节奏比较平稳,有很多连续的长音,听起来非常悲伤。
2.复听歌曲
教师资格考试考前黑钻押题,瑞牛题库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 www.niutk.com
并设问:“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表现了这只猫的经历以及一些回忆,非常凄凉、孤独、无助。
(三)学唱歌曲
1.进行简单发声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进行发声
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边唱边感受音乐结构。
3.教师讲解音乐剧《猫》的相关剧情带领学生了解剧情的内容与音乐关系。
4.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乐谱,并提示每个乐段的不同音调不同。
5.教师讲解每个乐段的特点,并分段教唱。
6.分声部进行学习,体会不同声部的音响效果,强调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和谐进行。
7.教师指挥学生合作演唱歌曲。
8.填词演唱歌曲,并展现出合唱中,每个声部的和声魅力。
9.分组进行竞赛演唱,并进行评价。
(四)巩固提高
教师将学生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音乐剧中的角色进行模仿扮演,提醒学生注意与组内其他成员的配合;创编完成后请各组进行表演,并互相评价推选出最受欢迎的那一小组。
(五)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回忆》,了解了音乐剧。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更为深入了解到音乐剧的魅力所在。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其他音乐剧作品,对比欣赏一下,并和同桌讨论自己的心得体会。
【板书设计】
回忆
(女声合唱)
拍号:12/8
情感:回忆忏悔
【答辩题目解析】
1.在教学过程中,你为什么采用分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巩固拓展?
【参考答案】
巩固拓展是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以及掌握的新知,拓展学生的视野。
我之所以采用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根据音乐剧的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模仿表演,增强对音乐剧的理解以及加深对歌曲《回忆》的掌握程度。
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同时学生又可以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有所加深,也提高了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2.简单的介绍一下音乐剧。
【参考答案】
音乐剧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早期称作“音乐喜剧”,后来简称为“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


高中物理《欧姆定律》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江西省南昌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欧姆定律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有实验要有教师演示、教学环节中要有学生互动。
(2)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试讲过程中要有过程性评价。
答辩题目
1.电阻的定义式



?为什么不能说R与U、I成正反比关系?
2.本节课的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通过复习导入方式,复习初中学习过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初中所探究的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电阻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演示实验
(1)明确实验原理:给出演示实验的电路图,明确实验是测量导体A的电流与电压,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导体两端电压,进行多次测量,并记录数据;换另一个导体B替换,再次进行测量,测量多组数据。
(2)明确实验的原理以及步骤后,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并在同一坐标系中做出两个导体的U-I图。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导体A、B图像,如下图:




初中物理《物质的比热容》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辽宁省鞍山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物质的比热容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2)有实验要有教师演示;
(3)注意试讲过程中要有师生提问互动环节。
答辩题目
1.在进行探究“物质吸热性质”的实验中,如果各组实验数据差别较大,可能是因为什么原因?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提问学生,使一壶水和半壶水升高相同的温度,使相同质量的铜块和铁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是否相同?学生根据生活经验 进行推测,进而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探究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少的规律。取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入两个相同容器内,用相同的热源 进行加热,比较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学生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和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学 生会发现升高相同温度时,加热水比加热煤油所用的时间更长。接着,再请学生代表上台,利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方法,比较两份相同 质量的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时所需热量的多少。学生可以发现,这时两份煤油的加热时间是相同的。
师生总结: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2.物质的比热容
教师讲解:科学家在对以上现象进行详细研究后,揭示了一个新的物质特性,这种特性称为比热容。比热容的大小等于一定质量的某 种物质在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温度的乘积之比。




【答辩题目解析】
1.在进行探究“物质吸热性质”的实验中,如果各组实验数据差别较大,可能是因为什么原因?
【参考答案】
原因之一可能是实验中所用的酒精灯在相同时间内提供的热量有差异,因此研究对象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不相等;原因之二可能 是存在一定的热量损失。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重点:比热容的概念、热量的计算公式;
难点:热量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


高中物理《加速度》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辽宁省沈阳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加速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2)有实验要有教师演示;
(3)注意试讲过程中要有师生提问互动环节。
答辩题目
1.如何利用v-t图像找出加速度?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播放一组视频:飞机在蓝天平稳飞行;火车出站逐渐加速,经过一段时间,风驰电掣;赛车冲出起跑线,很快就高速行驶;运载火箭点火起飞,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率
提出问题完成表格。小车A在20s内速度达到了100 km/h,而旅客列车达到这个速度大约要用500s。谁的速度变化量大?谁的速度“增加”得比较快?学生和教师一起完成表格。



教师资格考试考前黑钻押题,瑞牛题库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 www.niutk.com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
环节四:小结作业
提出问题: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知识?



【答辩题目解析】
1.如何利用v-t图像找出加速度?
【参考答案】
当直线呈上升趋势时,表示加速;而当直线呈下降趋势时,表示减速。
从直线的斜率能看出加速度的大小,直线越陡峭加速度越大;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重点:掌握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难点:速度、速度的变化和速度变化快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初中道德与法治《风格不同的老师》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海南省海口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风格不同的老师
2.内容: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有提问环节;
(2)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要有师生互动。
(4)试讲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
答辩题目1.学生应该如何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
2.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为什么?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教师组织游戏:
老师描述不同学科老师的特点,学生来猜是哪位老师。
游戏结束后,老师引导:为什么大家能够准确的猜出是哪位老师呢?因为每位老师都有不同的特点,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我们身边的老师,了解风格不同的老师。从而导入本节课《风格不同的老师》。
环节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你对老师知多少
教师展示各位老师图片,分别让学生介绍对每一位老师的了解。
学生介绍后老师进而引导学生:大家可以发现每一位老师都有不同的风格,为什么每位老师都有不同的风格呢?
学生回答后进行总结:就如大家所说,因为每一位老师的年龄、学识、阅历、性格不同,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活动二:我心中的好老师
教师询问学生喜欢哪一类老师。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一:我喜欢的老师真实坦诚,她从不掩饰或否认自己所犯的错误,让我钦佩
学生二:我喜欢的老师见解独到,他关注人生百态,理论联系实际地看问题,让我信服。
学生三:我喜欢的老师幽默开朗,风趣且富有激情,但又不失严谨认真,让我信服。
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总结:每个人心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也是不尽相同,对于每一位老师的差异我们应该学会接受,接纳每一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活动三:与老师交往
那么具体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呢?下面学生以政治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后进行发言:
学生一:我们要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
学生二:要主动的与老师进行交往。
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总结:无论是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当受到我们的尊重,我们应尊重老师的不同,更深入的了解老师,增进我们之间的情谊。
环节三:巩固提高
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学习的方式有了很大变化。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知识获取的渠道越来越多,甚至在某些方面,我们比老师知道的还多,那么,我们还需要老师吗?
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总结,虽然现在有很多的网络学习,但是现实中的老师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在学习中,老师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在生活中老师是我们的知心朋友。所以我们应该尊敬老师,爱戴每一位老师。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师生总结,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作业:每位同学给自己喜欢的老师写一封信,告诉他(她)你为什么喜欢他(她)。
【板书设计】
风格不同的老师
1.老师有哪些风格
2.为什么老师风格不同
3.如何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
【答辩题目解析】
1.学生应该如何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
【参考答案】
①承认老师的差别。
②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
③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
④主动交往。
2.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为什么?
【参考答案】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游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①首先在导入环节用了游戏导入的方式,通过老师描述其他老师特点方式让学生猜测是哪位老师,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意识到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特点,从而更好的导入本节课。
②其次在新课讲授中用到了多媒体教学,通过展示老师图片,让学生说出这些老师的特点。这样既能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又能让学生更加了解每一位老师。
③最后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总结应当如何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讨论中自由发表意见,扩展学生思维,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021初中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范文 2021 初中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模板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命的追问 一、试题回顾 1.题目:生命的追问 2.内容: 人为什么活着?为了学习,为了养育后代,为了帮助他人人们的回答也许各不相同。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和生命无穷的奥秘已经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了。但是,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他们认为探索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怎样得一生是值得过的?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3.基本要求: (1)讲解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 (2)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要有师生互动。 (4)试讲时间不要超过 10 分钟。 答辩题目 1.在本节课中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2.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 二、试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展示诗歌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人死了,但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已经死了,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带着这个问题一起今天的课程:生命的追问。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人为什么活着 活动一:自由探究 学生针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自由发言。 回答后教师总结:经过大家的回答可以发现,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学习,有的人为了养育后代,为了帮助他人大家的回答也许各不相同。当然大家的回答都对,但是对于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 2.怎样的人生是值得过的 活动二:案例分析 1.江苏省灌云县唯一一个海上哨所开山岛民兵哨所,是军事要塞连云港的右翼前哨阵地,也是当年日军侵占连云港时的一个跳 板。该岛远离人烟、面积只有 12021 平方米,仅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岛上无电无树无淡水,除去几排空荡荡的营房便只剩下满山的野草和呼啸的海风。因受恶劣环境的影响,1986 年 7 月前的短短几个月中,连续换了 4 批人,有的甚至只呆了几天便忍受不了海岛的孤寂与苦闷,带着那冷却的满腔热血,落荒而逃。而当年才 27 岁的小伙子、如今已是白发星布的王继才,却从 1986 年 7 月接任至今,干了整整 25 个年头,他那份执着的海岛情、爱国情依然如初。2021 年 10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圆了他一生最大的心愿。 2.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 19 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镇 45 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 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通过案例思考:他们的人生是怎样的,这样的人生值得过吗? 教师:他们都活出了自己的人生,实现了人生的自我价值,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继而引导学生再次思考应该如何更好的过好自己的一生,让学生自由回答。 环节三:巩固提高 有人说,不要为别人而活;也有人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更有价值。 针对这两个观点学生进行辩论: 学生甲:人应该为自己而活,不应该为别人而活。 学生乙:为别人而活生命才会更加有意义。 教师进行总结:这里的不要为别人而活主要强调每个人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不要浑浑噩噩,人云亦云。这个角度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认为只是为了自己而活,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的需要,则是错误的。而为别人而活是看到了人的生命是相互关联的,热衷于帮助他人,奉献.。当然如果认为只有别人重要,自己只是为别人而活,也是错误的。所以,人既要为自己而活,也要为别人而活。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作业:给自己列出一个规划表,如何使自己的人生过的更加有意义。 【板书设计】 生命的追问 1.人为什么活着? 2.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答辩题目解析】 1.在本节课中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的大小,都能承担自己的责任。 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的基础上。 2.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 1.教学中要避免仅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本节课内容相对比较抽象,所以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可以多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学生熟悉的案例进行分析,更好的理解人生的意义所在。 2.本节课在进行辩论赛的时候要注意辩论的节奏和课堂氛围,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注意课堂纪律。


初中化学《铁的冶炼》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 河南省濮阳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铁的冶炼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2)试讲10分钟以内。
(3)要有师生活动。
答辩题目
1.为什么铁容易生锈直至全部锈蚀,而铝不容易锈蚀?
2.本节课为什么设计这样的作业?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提问】我国拥有丰富的金属资源,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前三是什么?提炼这些金属的原料是什么?应用最多的金属元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铝、铁、钙;矿石;铁。
【教师总结】铁又是如何从矿石中提炼出来的?方法和原理是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铁的冶炼》。
(二)新课教学
【教师总结】冶炼铁最常用的矿石是赤铁矿。今天我们主要以成分主要是Fe2O3的赤铁矿为例,来学习研究如何实现铁的冶炼。





《勾股定理》
一、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勾股定理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10分钟;
(2)讲解要目的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3)根据讲解的需要适当板书;
(4)学生掌握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
答辩题目
1.勾股定理还有哪些证明方法?
2.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注:图片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3-24页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复习三角形三边关系,说明直角三角形中三边存在着更特殊的数量关系,引出课题《勾股定理》。
(二)讲解新知

(三)课堂练习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4,求第三边。
(四)小结作业
小结:提问学生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作业:搜集勾股定理的数学小典故,第二天分享交流。
【板书设计】


高中音乐《谁说女子不如男》
一、考题回顾

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在10分钟之内完成,
(2)试讲时需要有弹唱示范环节;
(3)试讲过程需要有互动坏节,
(4)试讲过程中要有适当的作品介绍。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提问:中国古代都有哪些名将啊?。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大家会发现你们口中的名将都是男人。可是,今天老师就将通过音乐作品带领大家认识的这位花将军,生为女儿家,不但在军营里呆了十八年,而且还取得了赫赫战功。我们一起去看看她是谁?
由此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视频。
教师提问:有没有人了解这个人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介绍花木兰及作品: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谁说女子不如男》是表演艺术家常香玉《花木兰》中的作品选段。此唱段中,花木兰摆事实、讲道理,说服了对女子有偏见、不愿打仗的刘大哥,与几位战友一同赶往边关。
2.教师播放多媒体音频作品。
教师提问:这是哪个地方的方言?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河南话口型咬字要“咧开”,多点“an”的感觉;语调起伏较大,抑扬顿挫、有很多的第四声。比如享清闲、白天、纺棉;语气比较重,表现北方人的豪爽。
(三)探究学习
1.多媒体播放作品视频,学生观看。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了解了歌词,也感受到了河南话的特点,那河南话与这段戏曲有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这首《谁说女子不如男》属于什么种类的戏曲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介绍:这部作品是豫剧,豫剧,又叫“河南梆子”,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它来源于民间,生活气息浓厚,非常受河南人民的喜爱。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剧种。所以大家会发现这里面运用了大量的河南方言。其咬字基本上就是方言,其行腔基本上是在方言音调的基础上通过夸张、变形等发展而来的。
2.再次通过视频仔细观看聆听。
3.学唱片段
(1)看录像,边认真听,边在心里试着跟唱。特别注意它的方言咬字和语言音调。
(2)教师领读歌词,注意韵味。
教师提问:歌词中可以看出花木兰怎样的性格?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具有英雄气概,替父从军的决心。
(3)随着音频演唱
4.通过视频模仿学习花木兰的气势及亮相的动作,挺胸抬头,双臂架起,亮相。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5.加入动作,学生进行小组演唱表演。
(四)拓展延伸
多媒体播放视频及常香玉照片
教师介绍:我国著名的戏曲大师,豫剧代表人物常香玉。她1922年生于河南巩县。13岁因主演《拷红》一举成名。她塑造了很多动人的艺术形象,如《花木兰》《李双双》等,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常派”艺术,是豫剧的代表人物之一。朝鲜战争时期,她率领剧社在全国各地义演,以全部收入向志愿军捐献了“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部,被誉为“爱国艺人”。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回顾,齐声演唱《谁说女子不男》,鼓励学生热爱戏曲艺术,传承戏曲文化。
作业:搜集豫剧其他代表作品,下节课进行分享。
【板书设计】略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下午湖北省武汉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草原就是我的家

3.基本要求:
1.示范弹唱
2.试讲过程 中,要有互动
3.板书展示
4.试讲10分钟
答辩题目:这首歌是什么小调?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新课
(1)播放《牧歌》伴奏音乐,学生伴随音乐律动,走进教室。
(2)通过介绍歌曲及蒙古族,揭示课题《草原就是我的家》。
(二)学唱歌曲,探究学习
(1)播放视频,并演唱歌曲,体会歌曲中描绘的美丽风光,感受优美、抒情的旋律。
(2)老师范唱歌曲,学生跟着小声哼唱,认识附点音符。
(3)老师弹伴奏,再由学生进行跟唱。在唱的过程中学习延长音。并且教师对延长音进行讲解。
(4)讲解延长音。在讲解后学生紧跟老师进行节奏的拍打,在此环节,学生便已基本掌握。而后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进行练习。
(5)检查学生的练习效果。
(6)学唱歌词
①随伴奏有感情地轻声读歌词;
②随伴奏轻声默唱歌词2遍。
(7)老师再次弹伴奏,学生跟着琴完整的演唱歌曲。(要求:优美、抒情)
(8)欣赏蒙古族美丽景象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蒙古的美丽,进一步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演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表现歌曲
(1)教师范唱(加律动),学生表演唱,交换唱
巩固今天学习的内容,有感情地表演唱。
(2)请学生们自由表演唱(跟录音视频)
(3)播放视频,介绍那达慕大会
(4)分组模仿那达慕大会项目
(播放背景音乐)赛马、摔跤、射箭
提问同学们都看到了哪些比赛项目,做简单的介绍,并分组进行模仿表演。
(5)用木棒打节奏,边唱边跳
(四)小结作业
师:教师请同学们总结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并在歌声中,模仿骑着马儿的动作走出教室。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这首歌是什么小调?
【参考答案】
《草原就是我的家》。这首歌曲本身是bE宫调式的歌曲,但是最后的尾音却落在了6上,所以是一个C徵五声调式。


高中数学《交集》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9日 上午 山东省济南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交集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引导学生理解交集和并集,掌握交集、并集的运算;
(3)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4)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
1.交集与并集有哪些性质?
2.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哪里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你是如何处理的?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集合之间的关系。
提问:集合与集合之间有没有什么运算?引出课题。
(二)探索新知
1.交集与并集的概念





相关考题:

考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命的追问》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5月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生命的追问2.内容:人为什么活着?为了学习,为了养育后代,为了帮助他人……人们的回答也许各不相同。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和生命无穷的奥秘已经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了。但是,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他们认为探索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怎样得一生是值得过的?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3.基本要求:(1)讲解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2)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3)要有师生互动。(4)试讲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答辩题目1.在本节课中人生的意义是什么?2.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答案:解析: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堂导入展示诗歌《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人死了,但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已经死了,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一起今天的课程:《生命的追问》。环节二:新课讲授1.人为什么活着活动一:自由探究学生针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自由发言。回答后教师总结:经过大家的回答可以发现,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学习,有的人为了养育后代,为了帮助他人……大家的回答也许各不相同。当然大家的回答都对,但是对于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2.怎样的人生是值得过的活动二:案例分析1.江苏省灌云县唯一一个海上哨所——开山岛民兵哨所,是军事要塞连云港的右翼前哨阵地,也是当年日军侵占连云港时的一个跳板。该岛远离人烟、面积只有12000平方米,仅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岛上无电无树无淡水,除去几排空荡荡的营房便只剩下满山的野草和呼啸的海风。因受恶劣环境的影响,1986年7月前的短短几个月中,连续换了4批人,有的甚至只呆了几天便忍受不了海岛的孤寂与苦闷,带着那冷却的满腔热血,落荒而逃。而当年才27岁的小伙子、如今已是白发星布的王继才,却从1986年7月接任至今,干了整整25个年头,他那份执着的海岛情、爱国情依然如初。2003年10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圆了他一生最大的心愿。2.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19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通过案例思考:他们的人生是怎样的,这样的人生值得过吗?教师:他们都活出了自己的人生,实现了人生的自我价值,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继而引导学生再次思考应该如何更好的过好自己的一生,让学生自由回答。环节三:巩固提高有人说,不要为别人而活;也有人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更有价值。针对这两个观点学生进行辩论:学生甲:人应该为自己而活,不应该为别人而活。学生乙:为别人而活生命才会更加有意义。教师进行总结:这里的不要为别人而活主要强调每个人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不要浑浑噩噩,人云亦云。这个角度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认为只是为了自己而活,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的需要,则是错误的。而为别人而活是看到了人的生命是相互关联的,热衷于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当然如果认为只有别人重要,自己只是为别人而活,也是错误的。所以,人既要为自己而活,也要为别人而活。环节四:小结作业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课后作业:给自己列出一个规划表,如何使自己的人生过的更加有意义。【板书设计】生命的追问1.人为什么活着?2.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答辩题目解析】1.在本节课中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②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的大小,都能承担自己的责任。③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的基础上。2.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参考答案】1.教学中要避免仅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本节课内容相对比较抽象,所以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可以多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学生熟悉的案例进行分析,更好的理解人生的意义所在。2.本节课在进行辩论赛的时候要注意辩论的节奏和课堂氛围,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注意课堂纪律。

考题 高中数学《均值不等式》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5月19日 上午 江西省南昌市 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均值不等式2.内容:3.基本要求:(1)引导学生理解、证明均值不等式;(2)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4)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答辩题目1.利用均值不等式如何求最值问题?2.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答案:解析: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提出问题:你能在这个图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吗?引出本节课题:《均值不等式》。(二)讲解新知学生活动:利用导入几何图推导不等式。2.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参考答案】并且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授课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基本不等式的形式以及推导过程。而作为高中内容,命题的严谨性是必要的,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基本不等式的推导以及证明过程。

考题 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1月6日下午山东省潍坊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催咚催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在10分钟之内完成2.试讲需要设置互动环节。3.试讲中需要讲解号子的相关知识答辩题目:1、请谈一谈你的课堂是如何进行欣赏课教学的2、简述一下与作品相关的知识一号子的含义以及它的艺术特征?答案:解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组织活动:四人分别抬一个重物。先分别抬重物,发现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抬起,教师引导学生四个人一起想办法。学生一起抬起这个重物,教师紧接着喊出“1”“2”,学生一起说出来“加油”,这四位同学搬起来重物。活动结束,同学们坐好后,教师会给大家时间谈谈感受。2.教师总结:刚才老师和同学们喊得是口令,普遍用于游戏、活动以及赛事当中,然而,这样的口令不仅局限于此,我们的劳动人民也有自己的方式来加油鼓劲,我们称之为“号子”。3.由此引出新课,有关劳动号子的歌曲——《嗺咚嗺》。(二)逐步欣赏,深入学习1.初次聆听。播放《嗺咚嗺》,同时请大家谈谈旋律运用了怎样的速度?怎样的曲调来表现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在背景音乐中总结:本首歌曲为中速,曲调是明快、活泼的。2.再次聆听。请同学们边听边猜一猜这首歌曲属于劳动号子里的哪一种号子?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打场号子也可以叫做打麦号子,书中的图片我们可以看见农民正在辛苦的打麦,它属于农事号子的一种,是出自于湖北钱江一带的一种劳动号子,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嗺咚嗺》,也正是我国湖北民歌的代表作品之一。3.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边跟唱边体会作品中带给你的场景是什么样子的?特点有哪些?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这首作品是一首流行在湖北中南部钱江地区的打麦号子,因衬词当中有很多“嗺咚嗺”而得名。他们两排人面对面站着打麦,一领众和的唱着歌,歌声与劳动融合在一起,让他们忘记了疲惫,也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唱词的内容是一对男女的绵绵情话,并带着几分幽默。我们可以总结出特点是:(1)在集体活动当中进行;(2)一领众和;(3)节奏与动作一致。4.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做划船姿势,教师当领队喊口号,同学们划桨赛龙舟。感受劳动号子:赛龙舟。5.教师用《嗺咚嗺》作为背景音乐,并提问同学们总结一下劳动号子的艺术特征?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进行总结:(1)直接、简朴的表现方法和坚毅粗犷的音乐性格;(2)节奏律动性强;(3)音乐材料的重复性;(4)领唱、合唱相结合的歌唱方式。(三)拓展延伸,表现音乐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结合所学的内容,模仿劳动人民展现劳动号子的不同场景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请几位代表来前展示。(四)小结作业教师对劳动号子音乐特点和艺术特征进行回顾,这首歌曲表现的是湖北人民丰收时节打麦子的喜悦场景,感受到了湖北劳动人民对生活高涨的热情。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的了解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课后在网络上可以搜集一些关于描写劳动号子的优秀作品,下节课与同学们一起欣赏。【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请谈一谈你的课堂是如何进行欣赏课教学的?音乐欣赏课,是在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的同时能达到美育的目的,我认为应该主要以聆听贯穿本堂课始终,在聆听过程中按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的方式,根据不同题材选择不同的欣赏角度来展开教学。整体上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 初次聆听。首先教师设置关于如何欣赏音乐等有趣的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生动形象描述作品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描绘的意境,以便让学生用感受、想象、回忆、联想等方式来感知和体验音乐形象;然后再用声音响设备或者多媒体播放作品,使学生全神贯注的聆听音乐,从而直接的感受到作品内容并获得初步的印象。2.初次聆听之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乐曲有了初步的印象,即使有些认识也是肤浅的。这时教师应该有目的的指导学生聆听,可以重点聆听乐曲的主题、重要乐句、乐段,这样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音乐作品,开启深奥的音乐之门。3.再次聆听。学生认识音乐作品一般规律都是从观能欣赏、情感欣赏到理智欣赏;即由初步到大体,然后再把作品各部分的感受与体验领会与分析综合起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在这个基础上再听一次或者多次完整的欣赏作品,能使学生感受到更为清晰的音乐形象,全面而深刻理解作品。2.简述一下与作品相关的知识—号子的含义以及它的艺术特征?号子,又称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不同的劳动的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劳动号子,它包括了搬运号子,挑担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以及船渔号子。号子的艺术特征包含五个内容:(1)直接、简朴的表现方法和坚毅粗犷的音乐性格;(2)节奏律动性强;(3)音乐材料的重复性;(4)领唱、合唱相结合的歌唱方式;(5)曲式结构的简朴性。以上是号子的含义以及艺术特征。

考题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5月19日 上午 天津市 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 反比例函数2.内容:3.基本要求:(1)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2)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答辩题目1.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样的?性质又是什么?2. 你本节课是怎么导入的?答案:解析: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给出情境:已知京沪铁路全长1463km,求某次列车速度 (单位: )与全程运行时间 (单位:h)的关系。提问:这两个变量之间有函数关系吗?如果有,解析式是什么?

考题 小学社会《课堂作业认真做》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5月18日北京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课堂作业认真做2.内容:3.基本要求:(1)教学设计要联系学生实际情况;(2)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3)要有师生互动。(4)试讲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答辩题目1.说一说你本堂课的教学方法?2.说说怎样认真完成不同类型的课堂作业。答案:解析: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讲述故事《高兴的花花》,花花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今天在学校,老师夸她的课堂作业写得干净、整齐,在课堂上被老师表扬了,于是花花回家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非常高兴,也对花花说:宝贝真棒!提问:花花为什么受到表扬?你觉得什么事情让花花妈妈最高兴?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引导:因为花花的课堂作业做得好,所以受到了夸奖,妈妈也非常高兴。进而引入新课《课堂作业认真做》。环节二:新课讲授1.书写作业认真做首先,我们来学习最常见的书写作业怎么做。开展“作业展示台”活动,将班级里的优秀作业放入展示台让学生观察。提问:大家觉得他们的作业好在哪里?并请优秀作业的主人分享他们把作业做好的经验。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将与学生一起总结出:优秀作业字迹工整、卷面干净、准确率高。要想做出这样的作业需要做到:认真记录作老师所提出的作业要求,做作业时要静下心认真做,字迹工整,做完了之后需要检查以保证正确率。2.其他作业多练习过渡:刚刚所展示的都是需要我们通过书写完成的作业,除此之外,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还有一些是不需要用到纸和笔就可以完成的,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样的作业要怎么完成。展示图片:一是体育课上广播体操的学习,有的小朋友在追逐打闹,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动作;二是音乐课上的演唱练习,有个小朋友认为自己不出声也没人知道,于是没有和大家一起唱歌。提问:上图中的几位小朋友的做法对吗?这些不用交的课堂作业应该认真完成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这些也都是我们在课堂上要完成的作业,对我们的进步意义重大,不管哪一样课堂作业,我们都要听清楚要求,多多思考,多多练习,认真完成,这样我们的作业一定能完成得很棒。环节三:巩固提高播放《作业歌》:作业要求听仔细,样样作业认真做,完成作业要检查,字迹端正又整洁。利用儿歌的形式加深学生的印象并方便其记忆。环节四:小结作业小结:根据本框的内容特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教师结合板书内容,采用归纳式小结,使同学们对本节课形成更清晰的认识。作业:请同学们课下观看视频《小熊尼奥做作业》。【答辩题目解析】1.说一说你本堂课的教学方法?【参考答案】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谈话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谈话法是师生互相交流的一种方法,来引导学生思考、学习,这一方法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提问;活动教学法主要在第一个知识点——书写作业认真做这一内容的学习,采用了作业展示台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情境教学法主要在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上,通过图片再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说说怎样认真完成不同类型的课堂作业。【参考答案】不管什么类型的作业,首先学生需要做到的是认真听老师提出的作业要求,做书写作业时要静下心认真做,字迹工整,做完了之后需要检查以保证正确率;非书写作业,就需要多多思考,多多练习,认真完成。这样我们的作业一定能完成得很棒。

考题 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1月6日下午山东省枣庄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大海啊,故乡3.基本要求:1.环节设置具备引导性、由浅入深2.教学过程中要有师生互动3.教学设计中要有相关的音乐知识讲解答辩题目:1、如果有学生在课堂上故意刁难,你该如何应对?2、有的老师对学生说:”就你这样一首歌都唱不了,是不可能领悟音乐的”对此你怎么看?答案:解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请你们听着音乐闭上眼睛,感受你心中的大海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景物?学生自由回答。(碧蓝的天空、海鸥、沙滩、海贝……)老师总结:大海不光有美丽的外表,还有丰富的物产,大海对我们非常重要,它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故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思乡的歌曲《大海啊,故乡》。(二)新课教学,学唱歌曲1.教师引导学生轻声尝试读节奏,回顾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轻声尝试做节奏练习。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学生的节奏练习形成时大时小、时远时近的波涛声。2.欣赏歌曲(1)第一遍欣赏,了解歌词内容。要求:边听边看歌词内容。教师提问:歌曲的情绪如何?力度又是如何变化的?交流讨论后教师小结:这首歌的情绪:由深情到激动,歌词质朴深情,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这首歌的力度是由弱到强的。(2)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歌词。(3)第二遍欣赏教师提问: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大家可以轻声跟着哼唱,同时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学生轻声哼唱后交流:可分(A、B)两个乐段(多媒体展示)。3.学唱歌曲(1)教师伴奏范唱歌曲。(2)引导学生随伴奏轻声学唱歌曲。教师提问:歌中所展现的大海带给你怎样的印象?学生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归纳:歌中的大海总体上给人以微起波澜的印象,显得较为平和,这是由三拍子的节拍特点以及优美起伏的旋律,舒展的节奏所决定的。(3)解决难点①注意切分节奏的唱法。教师反复范唱,指导学生演唱。②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要做到准确清晰。“5--”的时值要唱足。(4)完整演唱歌曲教师提问:“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在情感的发展上每次的重复有何不同?是否有些多余?小组练习并讨论回答:“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不但没有感到啰嗦,恰恰相反每重复一次感情的发展就更进一步,从亲切倾诉——抒发情怀——情感深华——怀恋之情,这样感情的发展线也像是大海的波澜。从旋律的起伏到感情的发展,词曲的完美结合使我们更真切感受到大海的宽广汹涌,从而更好地表达出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情。(5)深入分析处理歌曲歌曲中各乐句表达的感情,如:第一乐句:思念的、低沉的。第三、第五乐句:渴望的、深情的呼唤。(6)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遍演唱中文歌词,第二遍演唱英文歌词。教师引导:演唱要轻柔连贯,注意节拍重音,随音乐情绪的发展,表达出高潮乐句情绪的变化,有的同学在演唱歌曲的结尾气息不够,可以进行换气演唱。(7)师生共同有情感的演唱歌曲(三)巩固提高欣赏合唱版的《大海啊,故乡》。(四)课堂小结大海是宽阔的,生活是多彩多姿的,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的事物,生命源于海洋,音乐源于生命。同学们,让我们热爱大海,热爱生活,共同歌唱大海、赞美大海宽阔的胸襟吧!学生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走出教室。【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如果有学生在课堂上故意刁难,你该如何应对?现在的青少年很叛逆,不会轻易佩服和听从教师,尤其是对于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他们会进行严格的考察,比如问一些很难的题,故意刁难老师,这就对年轻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想应对这样的挑战,就要求年轻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对于知识上的问题,不轻易被难住。但任何教师都会有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尤其是如今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课堂上会出现很多的突发状况,这就要求我们做一名聪明的教师,冷静思考,巧妙处理。面对故意刁难自己的学生,首先不可以正面回击,不可以着急,先冷处理一段时间,然后可以找其谈话,甚至可以告诉他:“老师需要你的支持和帮助,就像你也需要别人的支持一样”,用真诚打动他,并在今后的日子里,逐渐树立威信。2.有的老师对学生说:“就你这样一首歌都唱不了,是不可能领悟音乐的”对此你怎么看?作为老师,不能因为学生不会唱歌就完全否定学生,看不到他身上其他优秀的地方,以成人的心理或眼光去挑剔他们,一味否定学生的老师不是一个好的、合格的老师。作为一个老师不能口不择言,不能置学生的自尊于不顾,用偏激的语言去辱骂学生,这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样会使学生感到自卑、厌烦自我,常常怀疑自己、感到自己远离音乐,甚至会有放弃学习音乐的想法。因此,当老师在学生遇到不会唱的地方时,应该做的是耐心帮助他们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他们认真的谈心沟通,了解他们的近况,而不是对他们感到失望、生气、愤怒,甚至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对他们辱骂,这有悖于为人师表该有的态度、气度及风度。“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老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们需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更要在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自尊心很脆弱,教师要维护好他们的尊严。应该要真正了解他们,多从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多与他们沟通,尊重他们,多给予他们肯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学生,这样才能称之为一名合格的老师。

考题 初中音乐《红河谷》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5月18日 吉林省长春市 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红河谷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在10分钟之内完成。(2)试讲时教师指挥演奏歌曲。(3)试讲过程需要有适当板书。答辩题目1.什么是弱起小节?2.你是应届毕业生,缺乏经验,如何能胜任音乐教学这项工作?答案:解析: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游戏导入,创设情境:分别播放几首歌曲的片段,一起猜歌曲的歌名并分别对应说出地区《剪羊毛》——澳大利亚《桑塔露琪亚》——意大利《阿里郎》——朝鲜2.总结,并引入新课:加拿大民歌——《红河谷》(二)感知歌曲1.播放歌曲《红河谷》的录音,熟悉歌曲的内容。并思考问题:(1)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舒缓的)(2)歌曲的速度、节拍各是怎样的?(中速、4/4拍)2.再次聆听歌曲录音,听辨歌曲的结构。(划分歌曲的乐段,两部分)(三)演奏歌曲1.音阶吹奏练习学生用竖笛吹奏C大调音阶,注意吹奏的方法和吐气的均匀。2.吹奏高声部旋律(1)教师带领学生哼唱高声部,熟悉旋律;(2)学生尝试吹奏高声部旋律,注意连线部分的吹奏要连贯,气息保持好。3.吹奏低声部旋律(1)学生自行练习吹奏低声部,教师巡视指导;(2)学生集体吹奏低声部旋律,注意时值吹够。4.分小组进行二声部合奏练习,注意换气地方要统一,保持一致。5.再次分组,每组又分成吹奏组和打击乐组,分发课堂打击乐器(三角铁、沙锤、鼓)。小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6.小组展示,教师进行指挥,引导学生合奏表演。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教师资格考试考前黑钻押题,瑞牛题库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 www.niutk.com (四)巩固提升1.播放合唱版《红河谷》,并与合奏版红河谷进行比较。学生讨论回答。(利用声部的穿插、衬托,增添变化,增强厚度,丰富表现力)2.了解我国的民歌师: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是加拿大民歌,那请同学们也来说一说我们自己国家的民歌,进行对比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等)(五)小结作业今天我们学习了乐曲《红河谷》,感受了加拿大民歌的风格。课后希望大家能够搜集加拿大其他民间歌曲,课下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板书设计】红河谷1=F 4/4二声部合奏连贯、统一【答辩题目解析】1.什么是弱起小节?【参考答案】乐曲由弱拍或弱位开始,并且和乐曲的最后一小节形成一个完整的小节。计算小节数方法:由第一个完全小节算起。从弱起小节开始的歌曲(乐曲),其后面的部分乐句或所有的乐句,也往往是弱拍起的,演唱演奏时要特别注意其句法的特点。2.你是应届毕业生,缺乏经验,如何能胜任音乐教学这项工作?【参考答案】作为一个教学“新手”缺乏经验是必然的,所以针对自己的不足方面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找补:(1)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相关知识,加深理论方面的底蕴,为教学实际操作打牢基础;(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会按照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授课,与学生加深交流,通过交流、互动来实际调整适合他们的教学;(3)我会向身边有经验的教师“虚心求教”,向他们学习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汲取成熟的教学经验;(4)我会认真的备好每一堂课,在熟悉了课本之后,去调整自己的授课,进而发现自己的授课风格,从而来提升自己的授课。总之,经验是可以通过努力和实践来弥补的,我会从自己出发,加深自己的知识底蕴,并通过吸取经验,总结授课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授课能力,从而胜任自己的教学工作。最后,在日后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多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表扬学生,使学生增强自信,发挥音乐潜能。

考题 小学数学《梯形的面积》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5月19日 上午 山东省济宁市 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梯形的面积2.内容:3.基本要求:(1)引导学生自主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2)教学过程中有互动环节;(3)试讲时间10分钟左右。(4)要有合适的板书。答辩题目1.你在教学过程中,当有学生在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中有不同的思路时,你是怎么处理的?2.本节课中用到什么数学思想方法?答案:解析: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提问:我们已学会了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那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呢?引出课题。(二)讲解新知提问:你能仿照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办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吗?学生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提问:转化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尝试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表示公式为S=(a+b)h÷2。(三)课堂练习练习:求出堤坝横截面的面积。(四)小结作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回顾: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作业:课后练习。梯形的面积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表示公式为S=(a+b)h÷2。【答辩题目解析】1.你在教学过程中,当有学生在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中有不同的思路时,你是怎么处理的?【参考答案】作为老师,首先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鼓励他们多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然后与其他学生一起验证这种方法的正确与否,得到什么结论;最后,鼓励学生还有没有其他的推导方法,能不能通过其他方式,转化推导出梯形的面积。2.本节课中用到什么数学思想方法?【参考答案】转化的思想方法。把梯形的面积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考题 初中物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5月18日吉林省吉林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内容:3.基本要求:(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2)有实验要有教师演示;(3)注意试讲过程中要有师生提问互动环节。答辩题目1.如何突破“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这一难点?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答案:解析: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进行导入,用多媒体展示两张图片,第一张是运动着的锤子能将钉子钉入木板中,第二张图片是运动着的子弹射 穿鸡蛋,请同学观看图片,并思考“图中所发生的情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引出动能的概念,即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 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的动能越大,它可以对其他物体做的功就越多,由此引出今天的内容——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 关。环节二:新课讲授1.实验原理猜想:将小车放置于斜面然后释放,小车沿斜面下滑在水平面上继续前进碰撞静止木块时,木块移动,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动能的大小 与哪些因素有关。(小车的质量和速度)由于动能的大小与多个因素有关,因此实验应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师生共同设计实验。明确实验原理:控制小车质量相同,比较速度和动能的关系,控制小车速度相同,比较质量和动能的关系。2.实验器材让学生根据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分组讨论应该会用到的实验器材,学生可能会想到探究速度与动能的关系时,让小车从不同高度沿斜 面下滑,探究质量与动能的关系时可以更换不同的小车,或者在小车上加砝码,而对于动能如何测定学生可能想不出答案。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可以用小车对外做功多少来定性地比较动能的大小,以小车撞击木块,如果木块移动的越远,表示对木块做的功 越多,说明小车具有的动能越大。3.实验步骤:(1)将同一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释放,小车沿斜面下滑至水平面继续运动,碰撞静止木块,分别记录结果。(2)将质量不同的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释放,小车沿斜面下滑至水平面继续运动,碰撞静止木块,分别记录结果。在进行实验时思考以下问题:(1)在第一步实验操作中,小车运动到水平面上时,速度的大小相同吗?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相同吗?(2)小车的速度大小与木块移动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与动能的大小呢?(3)小车的质量大小与木块移动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与动能的大小呢?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讨论以上问题进行汇报。4.实验结论根据实验可知:(1)同一小球从斜面越高的地方滚下,木块被推的越远,说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质量相同时,物体速度越大,具有的动 能越大。(2)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质量越大的小球,把木块被推的越远。说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速 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具有的动能越大。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环节三:巩固提高生活中有哪些事例能说明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公路上的车,低速行驶的轿车容易刹车,质量大的车比较难刹车。)环节四:小结作业总结本堂课内容,完成练习册中习题并复习下节课内容。板书设计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一、动能二、实验探究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3.实验步骤4.实验结论

考题 王小波在《工作与人生》中认为“人生意义”是()。A、追求权势、社会地位和工作成就B、生儿育女C、写小说使人的价值得以实现D、从自己热爱的工作中获得的乐趣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