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三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2)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三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2分)
材料三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2)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三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2分)
相关考题:
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指的就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孙中山的民生主义A.“平均地权”主张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B.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C.没有从正面鲜明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D.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多坚,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者,富国之四经,治国之大本也。……唯深望与中堂有以玉成其至已。” ——1894年6月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材料二“革命、保皇二事决分两途,如黑白之分不能混淆,东西之分不能易位。革命者志在扑满而兴汉,保皇者志在抉满而臣清,事理相反,背道而驰,互相冲突,互相水火,非一日也。” ——1900年12月孙中山《告同乡书》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可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四“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孙中山对“欧洲富强之本”的分析对吗?谈谈你的看法。 (2)材料一体现了孙中山当时的什么政治主张?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有何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3)结合材料三、四,说明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1924年孙中山指出:“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与孙中山这一思想联系最紧密的事件是()A、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B、中国共产党成立,孙中山准备与之合作C、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二民土义,指导辛亥革命D、中国共产党接受民生主义主张,开展土地革命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当时孙中山所提的“办法”主要是指()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B、核定地价,国民共享C、主权在民,民族平等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指的就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孙中山的民生主义()A、“平均地权”主张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B、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C、没有从正面鲜明的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D、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A、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D、民生问题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根据材料,归纳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孙中山实现民生主义的途径。
多选题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指的就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孙中山的民生主义()A“平均地权”主张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B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C没有从正面鲜明的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D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单选题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核心是()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平均地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