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20kV变电站所配置的无功补偿装置在主变低谷负荷时功率因素不应高于()A、0.95B、0.9C、0.92D、0.98

35-220kV变电站所配置的无功补偿装置在主变低谷负荷时功率因素不应高于()

  • A、0.95
  • B、0.9
  • C、0.92
  • D、0.98

相关考题:

配电变压器的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如何配置()。 A.配电变压器的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可按变压器额定容量的1/3配置B.配电变压器的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可按变压器最大负载率为75%,负荷自然功率因数为0.95考虑,补偿到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C.按照变压器容量的20%~40%进行配置D.配电变压器的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可按变压器最大负载率为80%,负荷自然功率因数为0.90考虑,补偿到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0

采用( )可进行无功功率补偿。A.自动装置B.低周减载装置C.感性负荷装置D.容性负荷装置

电力系统配置的无功补偿装置应能保证在系统有功负荷高峰和负荷低谷运行方式下,分(电压)层和分(供电)区的无功平衡。()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变电站(所)加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后,平均功率因数达0.95以上。()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电力系统的无功负荷(感性)和无功电源(容性),在电力负荷高峰和低谷运行时都应采用分层(电压)和分区(供电区)基本平衡的原则进行配置,满足无功负荷的需要,保持系统运行电压水平。 变电所在确定无功容性补偿装置总容量时,原则上不考虑的是()。A.变压器助磁“固定”空载无功损耗;B.变压器统组可变有载无功损耗;C.变压器绕组电阻中的无功损耗;D.与变电所连接的电网线路部分的无功损耗。

采用并联电容器做无功功率补偿时,正确的配置原则是( )。A.宜就地平衡补偿。低压部分所缺无功功率,宜在低压补偿;高压部分所缺无功,宜 在高压补偿;B.容量大、负荷平稳且经常使用的设备的无功功率补偿,宜单独就地补偿;补偿基本 无功功率的电容器组,宜在变配电所内集中补偿;C.在环境正常的车间内,低压电容器宜分散补偿;D.宜在总变配电所母线上集中全部无功补偿。

农村配电网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方式主要有()。A、10kv线路补偿B、低压集中补偿C、用户终端补偿D、变电站集中补偿

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是把容性无功负荷与感性负荷接在同一电路,当容性负荷释放能量时,感性负荷吸收能量,使感性负荷吸收的()从容性负荷输出中得到补偿。A、视在功率B、有功功率C、无功功率D、功率因数。

对于电力用户的无功负荷进行无功补偿时,用户所需的电容器组的容量,由补偿前的最大负荷的平均功率因数,补偿后欲达到的平均功率因数,以及可用最大负荷的平均()确定。A、有功功率B、无功功率C、瞬时有功功率D、瞬时无功功率

电力系统配置的无功补偿装置应能保证在系统有功负荷高峰和负荷低谷运行方式下,分(电压)层和分(供电)区的无功平衡。

35kV变电站在主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5,在低谷负荷时功率因数应()A、不低于0.95;B、不低于0.85;C、不高于0.95;D、不高于0.85。

35kV变电站在主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5,在低谷负荷时功率因数应()。

已知某用户配电变压器视在功率为SN(kVA),短路损耗PK,短路无功损耗QK。平均功率Pav,轻载有功功率Pmin,总平均功率因数cosφ1,轻载功率因数cosφ2,现对变压器低压侧进行无功补偿,补偿后平均功率因数达到cosφ3~cosφ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补偿电容器应按负荷的变化情况进行分组配置B、配置方法是首先将轻载负荷下所需的补偿容量固定下来,其余补偿容量作为可调整部分进行配置C、该用户无功补偿装置应采用自动投切D、该用户无功补偿装置应采用手动投切

接近用电端的分散补偿装置主要用于(),降低线路损耗;集中安装在变电站内的无功补偿装置主要用于()。A、控制电压水平、提高功率因数;B、提高功率因数、控制电压水平;C、降低谐波水平、提高功率因数;D、提高功率因数、防止无功倒送。

变电站主变投产时,要配置相应的无功补偿设备,500kV电压等级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按照主变压器容量的()配置。A、10%~15%B、10%~20%C、15%~25%D、15%~30%

企业在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基础上,应在负荷侧合理装置集中与就地无功补偿设备,在企业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应不低于()。A、0.88B、0.90C、0.92D、0.95

功率因数的人工补偿,主要措施不包括()。A、企业在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基础上,应在负荷侧合理装置集中与就地无功补偿设备,在企业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0;低负荷时,应调整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不得过补偿B、正确设计和选用变流装置,对直流设备的供电和励磁,应采用硅整流或晶闸管整流装置,取代变流机组、汞弧整流器等直流电源设备C、在车间负荷变动大的变电所母线上,应采用集中功率因数自动调节补偿;在车间负荷变动不大的变电所母线上,也可采用手动控制进行无功补偿D、利用同步电动机补偿无功

并联电力电容器进行无功功率补偿,通常使用的方法有()。A、就地补偿B、在总变(配)电所母线上集中补偿C、当高压、低压自动补偿装置效果相同时,采用低压集中补偿D、当高压、低压自动补偿装置效果相同时,采用高压集中补偿

采用()可进行无功功率补偿。A、自动装置B、低周减载装置C、感性负荷装置D、容性负荷装置

110~35kV变电站一般宜在变压器低压侧配置自动投切或动态连续调节无功补偿装置,使变压器高压侧的功率因数在高峰负荷时达到()及以上。A、0.95B、0.9C、0.85D、0.8

感性负荷所吸收的无功功率可从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中得到补偿,这就是无功功率补偿的基本原理。

35~110kV变电站容性无功补偿的主要作用为()。A、补偿主变压器无功损耗B、补偿输电线路输送容量较大时电网的无功缺额C、适当补偿部分线路的无功损耗D、补偿负荷的无功损耗

对于220kV的重负荷变电站,电容器补偿容量一般按主变容量的10%-20%配置。

500kV变电站容性无功补偿的主要作用为()。A、补偿主变压器无功损耗B、补偿输电线路输送容量较大时电网的无功缺额C、补偿线路的无功损耗D、补偿负荷的无功损耗

变电站应合理配置适当容量的无功补偿装置,并根据设计计算确定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35~220kV变电站在主变最大负荷时,其一次侧功率因数应不低于();在低谷负荷时功率因数应不高于()。

接近用电端的分散补偿装置主要用于提高功率因数,降低();集中安装在变电站内的无功补偿装置有利于控制()。

单选题功率因数的人工补偿,主要措施不包括()。A企业在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基础上,应在负荷侧合理装置集中与就地无功补偿设备,在企业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0;低负荷时,应调整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不得过补偿B正确设计和选用变流装置,对直流设备的供电和励磁,应采用硅整流或晶闸管整流装置,取代变流机组、汞弧整流器等直流电源设备C在车间负荷变动大的变电所母线上,应采用集中功率因数自动调节补偿;在车间负荷变动不大的变电所母线上,也可采用手动控制进行无功补偿D利用同步电动机补偿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