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任务书 (一)任务描述 某医院根据发展需要,拟对原有门急诊楼进行改建并扩建约3000㎡二层用房,改扩建后形成新的门急诊楼。 (二)场地条件 场地平整,内部环境和城市道路关系见总平面图(图1),医院主要人、车流由东面城市道路进出,建筑控制用地为72m×78.5m。 (三)原门急诊楼条件 原门急诊楼为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截面尺寸为500×500mm,层高4m,建筑面积3300㎡,室内外高差300mm;改建时保留原放射科和内科部分(图2),柱网及楼梯间不可改动,墙体可按扩建需要进行局部调整。 (四)总图设计要求1.组织好扩建部分与原门急诊楼的关系。2.改扩建后门急诊楼一、二层均应有连廊与病房楼相连。3.布置30辆小型机动车及200㎡自行车的停车场。4.布置各出入口、道路与绿化景观。 5.台阶、踏步及连廊允许超出建筑控制线。 (五)门急诊楼设计要求 1.门急诊楼主要用房及要求见表1、表2,主要功能关系见图3。 2.改建部分除保留的放射科、内科外,其他部分应在保持结构不变的前提下,按题目要求完成改建后的平面布置。 3.除改建部分外,按题目要求尚需完成约3000㎡的扩建部分平面布置,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改扩建后门急诊楼的完整性。 4.扩建部分为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无抗震设防要求),柱网尺寸宜与原有建筑模数相对应,层高4m。 5.病人候诊路线与医护人员路线必须分流;除急诊外,相关科室应采用集中候诊和二次候诊廊相结合的布置方式。 6.除暗室、手术室等特殊用房外,其他用房均应有自然采光和通风(允许有采光廊相隔);公共走廊轴线宽度不小于4.8m,候诊廊不小于2.4m,医护走廊不小于1.5m。 7.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及现行相关设计规范要求。 (六)制图要求 1.绘制改扩建后的屋顶平面图(含病房楼连廊),绘制并标明各出入口,道路、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位置,适当布置绿化景观。 2.分别画出改扩建后的一、二层平面图,内容包括: (1)绘制框架柱、墙体(要求双线表示),布置所有用房,注明房间名称,表示门的开启方向。窗、卫生间器具等不必画。 (2)标注建筑物的轴线尺寸及总尺寸,地面和楼面相对标高。在右下角指定位置填写一、二层建筑面积和总建筑面积。 (七)提示 1.尺寸及面积均以轴线计算,各房间面积及建筑面积允许在规定面积的±10%以内。 2.使用图例(比例1:200)(图4)。

设计任务书
(一)任务描述
某医院根据发展需要,拟对原有门急诊楼进行改建并扩建约3000㎡二层用房,改扩建后形成新的门急诊楼。
(二)场地条件
场地平整,内部环境和城市道路关系见总平面图(图1),医院主要人、车流由东面城市道路进出,建筑控制用地为72m×78.5m。

(三)原门急诊楼条件
原门急诊楼为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截面尺寸为500×500mm,层高4m,建筑面积3300㎡,室内外高差300mm;改建时保留原放射科和内科部分(图2),柱网及楼梯间不可改动,墙体可按扩建需要进行局部调整。

(四)总图设计要求1.组织好扩建部分与原门急诊楼的关系。2.改扩建后门急诊楼一、二层均应有连廊与病房楼相连。3.布置30辆小型机动车及200㎡自行车的停车场。4.布置各出入口、道路与绿化景观。
5.台阶、踏步及连廊允许超出建筑控制线。
(五)门急诊楼设计要求
1.门急诊楼主要用房及要求见表1、表2,主要功能关系见图3。
2.改建部分除保留的放射科、内科外,其他部分应在保持结构不变的前提下,按题目要求完成改建后的平面布置。
3.除改建部分外,按题目要求尚需完成约3000㎡的扩建部分平面布置,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改扩建后门急诊楼的完整性。
4.扩建部分为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无抗震设防要求),柱网尺寸宜与原有建筑模数相对应,层高4m。



5.病人候诊路线与医护人员路线必须分流;除急诊外,相关科室应采用集中候诊和二次候诊廊相结合的布置方式。
6.除暗室、手术室等特殊用房外,其他用房均应有自然采光和通风(允许有采光廊相隔);公共走廊轴线宽度不小于4.8m,候诊廊不小于2.4m,医护走廊不小于1.5m。
7.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及现行相关设计规范要求。
(六)制图要求
1.绘制改扩建后的屋顶平面图(含病房楼连廊),绘制并标明各出入口,道路、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位置,适当布置绿化景观。
2.分别画出改扩建后的一、二层平面图,内容包括:
(1)绘制框架柱、墙体(要求双线表示),布置所有用房,注明房间名称,表示门的开启方向。窗、卫生间器具等不必画。
(2)标注建筑物的轴线尺寸及总尺寸,地面和楼面相对标高。在右下角指定位置填写一、二层建筑面积和总建筑面积。
(七)提示
1.尺寸及面积均以轴线计算,各房间面积及建筑面积允许在规定面积的±10%以内。
2.使用图例(比例1:200)(图4)。


参考解析

解析:绘制方案设计成果图(图23~图25)


相关考题:

设计任务书的内容主要是确定(工程建设单位)。()

设计任务书的编制一般由工程建设单位完成。()

工程立项、可行性报告和设计任务书之间先后顺序是:()(A)先出设计任务书,后可行性报告、最后立项(B)先出可行性报告,后出设计任务书, 最后立项(C)先立项,后出可行性报告,再出设计任务书(D)先出可行性报告,后立项,再出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是工程设计的依据。在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建设初期,通常由建设单位规划工程的规模、资金来源和实施计划,并编制设计任务书,也可委托具有编制能力的单位代为编制。()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编制设计任务书属于项目实施阶段的工作。()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毕业设计任务书确定毕业设计的内容及结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安防工程的设计任务书应为建设单位出具,加盖建设单位公章,设计任务书中对以下内容没做要求: A.委托单位全称B.受托单位全称C.委托的技防系统组成D.工程造价

安防工程的设计任务书应为建设单位出具,加盖建设单位公章,设计任务书中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委托单位全称B.受托单位全称C.委托的技防系统组成D.实现的功能或要求

程序设计画出流程图的主要依据是设计任务书。()

甲方已委托建筑师进行一商业项目建筑设计,由于甲方缺乏经验迟迟未能提交设计任务书,建筑师此时采用以下哪项做法较为合适?( )A.等待甲方确定明确意见,下达设计任务书要求后启动设计工作B.催促甲方尽快提出设计任务书,以便进入实质性设计阶段C.根据甲方最新设想,不厌其烦地进行方案设计,直到甲方满意为止D.与甲方沟通,提出建议,使其尽快理清思路,协助甲方策划形成设计任务书

由于甲方缺乏商业地产开发经验而迟迟未能提交设计任务书,此时被委托建筑师应如何做为好?( )A.等待甲方下达正式设计任务书后再开始工作B.根据规划建设条件,以自己的专业判断完成方案C.根据甲方不断更新的设想不厌其烦地配合甲方工作,直到甲方满意为止D.与甲方沟通,提出建议并使其尽快理清思路,形成设计任务书

下列关于方案设计任务书的说法,错误的是()。A、方案设计任务书的技术主体是关于项目细分功能的需求描述B、方案设计任务书由业主或其聘用的项目管理咨询单位编制C、方案设计任务书中应该对获得批复的项目建议书中的初步投资提出具体数额D、方案设计任务书是建筑方案设计/工程方案招标文件的必要技术附件

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依据主要包括()。A、方案设计任务书B、工程设计任务书C、“技术设计”要求D、招标计划书E、方案设计的选定

下列关于工程设计任务书的说法,错误的是()。A、工程设计任务书是设计单位进行项目工程设计(包括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的主要依据B、工程设计任务书需要对项目功能进行描述C、工程设计任务书是项目工程设计合同的必要技术附件D、由业主或其聘用的项目管理咨询单位编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环境影响报告书经计划部门批准后,项目主管部门方可批准项目设计任务书B:环境影响报告书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项目设计任务书C:环境影响报告书经项目主管部门批准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方可批准项目设计任务书D:环境影响报告书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项目主管部门方可批准项目设计任务书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依据中,设备技术资料的内容有( )。A:设计任务书B:可行性研究报告C:设备清单D:设计任务书

基础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是( )。A.先审批环境评估报告,后审批项目设计任务书B.先审批项目设计任务书,后审批环境评估报告C.环境评估报告和项目设计任务书可以同时审批

安防工程的设计任务书应为建设单位出具,加盖建设单位公章,设计任务书中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委托单位全称B、受托单位全称C、委托的技防系统组成D、实现的功能或要求

叙述设计任务书编制的主要内容。

在可行性研究进行以前,编制上报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包括哪些内容?

监理工程师要求设计承包人严格按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

工装设计可以不用设计任务书。

园林设计任务书中要留下联系方法、联系人及传真。

只有在环境影响报告批准后,计划部门才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

问答题简述设计任务书应包含的内容。

单选题工程立项、可行性报告和设计任务书之间先后顺序是()A先出设计任务书,后可行性报告、最后立项B先出可行性报告,后出设计任务书,最后立项C先立项,后出可行性报告,再出设计任务书D先出可行性报告,后立项,再出设计任务书

单选题基础建设项目的审批中,项目立项后:A先审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审批项目设计任务书B先审批建设项目的设计任务书,后审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C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估报告书和项目设计任务书可以同时审批D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估报告书和项目设计任务书审批先后顺序无关 解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