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经检验后,其尺寸偏差、形状缺陷和表面缺陷如不超过标准规定,则判定其()为合格。A、质量B、外观质量C、全部D、部分合格

钢材经检验后,其尺寸偏差、形状缺陷和表面缺陷如不超过标准规定,则判定其()为合格。

  • A、质量
  • B、外观质量
  • C、全部
  • D、部分合格

相关考题:

当钢材的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 )的二分之一。A.正允许偏差B.负允许偏差C.相对偏差D.绝对偏差

轧钢生产中,钢材的缺陷和质量问题按其检验方法分有()。 A、由化学分析中发现的化学成份不合格;B、由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及金相组织等检验发现的性能和组织不合格;C、由尺寸测量和表面检验发现的尺寸、外形不合格和表面缺陷。D、以上都不是。

线材的外观质量的检查是看( )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A、 性能B、 化学成分C、 温度D、 形状、尺寸和表面缺陷

加工配制中,钢材的表面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钢材的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允许负偏差值的1/2B、钢材端边或断口处不应有分层、夹渣等缺陷C、钢材的表面处理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D、钢材不应有弯曲变形等缺陷

磁粉探伤可检验()。A、焊缝表面及近表面缺陷B、焊缝内部缺陷C、缺陷的形状及位置D、所有缺陷

钢材的表面缺陷清理深度,应从钢材的()算起不超过标准的相关规定。

GB/T 11345-1989 标准规定了()A、检验焊缝及热影响区缺陷B、确定缺陷位置,尺寸和缺陷评定的一般方法C、探伤结果的分级方法D、以上都是

钢材的尺寸、外形检验内容有()A、检查钢材断面尺寸是否超出相应标准规定的偏差B、检查钢材长度是否符合相应标准规定的交货长度C、检查钢材外形是否有明显的波浪弯等D、测量钢材的弯曲度和总弯曲度

铸坯缺陷分为表面缺陷、()和形状缺陷。

产品质量检验的内容包括()A、表面缺陷、内部缺陷B、产品截面尺寸、定尺剪切长度C、产品形状D、产品性能和金相组织

钢材的表面外观质量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当钢材的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值的()。

管坯表面缺陷修磨后的缺陷深度不得超过直径偏差的一半。

钢坯生产工艺缺陷有几何形状不正,尺寸公差不合,扭转和弯曲以及一些表面缺陷。

铸件外观质量包括铸件形状、表面粗糙度、重量偏差、表面缺陷、色泽、表面硬度和试样断口质量等。

砂眼是铸件中最常见的缺陷,其缺陷类别属于()A、表面缺陷B、孔眼缺陷C、形状尺寸缺陷

有一批材质为40Cr、规格为ф30的切削用钢材,标准规定偏差为±0.4mm,现场测得一支圆钢的实际尺寸为30.3mm,该圆钢表面有一裂纹缺陷,经清理后测得裂纹深度为0.5mm,请计算并判定该圆钢是否合格?

常见铸件的缺陷包括孔眼、()、表面缺陷和裂纹。A、偏心B、热裂C、冷裂D、形状尺寸不合格

磁粉检验可以检测不锈钢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

GB/T5777-2008标准规定:整根钢管经检验后怎样,则认为检验合格()A、未产生缺陷信号B、信号幅度低于设定的报警电平C、以上A和BD、以上A或B

根据《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验收规范》,钢材的表面外观质量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钢材的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值的B、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规定的GB8923 C级及C级以上C、钢材端边或断口处不应有分层、夹渣等缺陷D、全数检查

当钢材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厚度()A、无质量控制要求B、不得大于钢材负允许偏差值1/4C、不得大于钢材负允许偏差值1/2D、不得大于钢材负允许偏差值

判断题钢材表面有锈蚀、麻点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的1/2。A对B错

填空题钢材的表面外观质量除应符合国家现有关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当钢材的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值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应符合现有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规定的()级及()级以上;钢材端边或断口处不应有分层、夹渣等缺陷。

单选题线材的外观质量检查是检查()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A性能B化学成分C温度D形状、尺寸和表面缺陷

单选题钢材经检验后,其尺寸偏差、形状缺陷和表面缺陷如不超过标准规定,则判定其()为合格。A质量B外观质量C全部D部分合格

多选题产品质量检验的内容包括()A表面缺陷、内部缺陷B产品截面尺寸、定尺剪切长度C产品形状D产品性能和金相组织

单选题当钢材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厚度()。A无质量控制要求B不得大于钢材负允许偏差值1/4C不得大于钢材负允许偏差值1/2D不得大于钢材负允许偏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