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10岁。自幼即发现右侧阴囊内肿块,大小约4cm×5cm×5cm,平卧后消失,站立位又复出现。在进行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时,首先应采取的检查是A.透光试验B.Valsalva试验C.尿常规D.B超E.CT

男性,10岁。自幼即发现右侧阴囊内肿块,大小约4cm×5cm×5cm,平卧后消失,站立位又复出现。

在进行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时,首先应采取的检查是

A.透光试验

B.Valsalva试验

C.尿常规

D.B超

E.CT


相关考题:

患者男性,56岁。主诉: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院外未曾系统治疗。查体:T 36.5℃,P 75次/分,R 21次/分,BP 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题干)患儿男,10岁。自幼即发现右侧阴囊内肿块,大小约4cm×5cm×5cm,平卧后消失,站立位又复出现。在进行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时,首先要做的检查是A.透光试验B.Valsalva试验C.尿常规D.B超E.CT若检查为阳性,可诊断为A.睾丸鞘膜积液B.精索鞘膜积液C.交通性鞘膜积液D.右腹股沟斜疝E.右腹股沟滑动性疝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男性,10岁。自幼即发现右侧阴囊内肿块,大小约4cm×5cm×5cm,平卧后消失,站立位又复出现。在进行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时,首先应采取的检查是A、透光试验B、Valsalva试验C、诊断性穿刺D、B超检查E、CT检查若检查为阳性,可诊断为A、睾丸鞘膜积液B、精索鞘膜积液C、交通性鞘膜积液D、右腹股沟斜疝E、右腹股沟滑动性疝

患者男,10岁,因“发现右侧阴囊内肿物半年”来诊。平卧位消失,透光试验(+)。B型超声:右侧阴囊内肿物,约4 cm×5 cm×5 cm。最可能的诊断为A、腹股沟疝B、睾丸鞘膜积液C、交通性鞘膜积液D、睾丸肿瘤E、精索静脉曲张最适合的治疗为A、鞘膜翻转术B、腹股沟疝修补术C、睾丸切除术D、高位结扎鞘状突并行鞘膜翻转术E、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6岁。主诉: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院外未曾系统治疗。查体:T36.5℃,P75次/分,R21次/分,BP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136~137题共用题干)男性,76岁,出现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12年,未经治疗。查体:直立体位时,腹股沟内侧、耻骨结节上外方有- 4cm×5cm大小的半球形肿物,未进入阴囊,平卧后自行消失。136.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睾丸鞘膜积液B.脐疝C.股疝D.腹股沟斜疝E.腹股沟直疝

男,10岁。右侧阴囊内肿块,大小约4cm×5cm×6cm,透光式验阳性,平臣卜后消失。该患者诊断为A.斜疝B.精索静脉曲张C.交通性鞘膜积液D.精索鞘膜积液E.睾丸鞘膜积液

男性,76岁,出现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12年,未经治疗。查体:直立体位时,腹股沟内侧、耻骨结节上外方有一4cm×5cm大小的半球形肿物,未进入阴囊,平卧后自行消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睾丸鞘膜积液B.脐疝C.股疝D.腹股沟斜疝E.腹股沟直疝

男,10岁。右侧阴囊内肿块,大小约4cm×5cm×6cm,透光式验阳性,平臣卜后消失。上述病例对该患者的治疗为A.睾丸鞘膜翻转术B.精索囊肿切除术C.疝修补术D.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E.睾丸鞘膜翻转十鞘状突结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