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候选基因下面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多巴胺受体基因有4种亚型,分别为D1、D2、D3、D4B、经典和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都可以提高5-HT受体基因的表达水平C、与正常人相比,精神分裂症脑内5-HT的代谢和受体密度改变不大D、麦角二乙胺在正常人中不能诱发精神症状E、被怀疑为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候选基因还有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神经营养因子3(NT-3)等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候选基因下面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 A、多巴胺受体基因有4种亚型,分别为D1、D2、D3、D4
  • B、经典和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都可以提高5-HT受体基因的表达水平
  • C、与正常人相比,精神分裂症脑内5-HT的代谢和受体密度改变不大
  • D、麦角二乙胺在正常人中不能诱发精神症状
  • E、被怀疑为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候选基因还有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神经营养因子3(NT-3)等

相关考题: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假说,以下不正确的是( )A、中枢氨基酸功能亢进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一B、部分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之一就是增加中枢谷氨酸功能C、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可引起幻觉和妄想D、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某些区域谷氨酸受体亚型的结合力有显著变化E、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可导致情感淡漠、退缩等阴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可能与哪种神经递质功能降低有关A、多巴胺(DA);B、5-羟色胺(5-HT);C、去甲肾上腺素(NE);D、γ氨基丁酸(GABA);E、谷氨酸;

目前研究认为,以下最可能成为精神分裂症致病候选基因,但不包括A、精神分裂症1断裂基因(DISC1)B、代谢型谷氨酸受体3基因(GRM3)C、Dysbindin基因(DTNBP1)D、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E、X染色体异常基因

与精神分裂症、睡眠紊乱、精神发育迟缓、 Parkinson病(帕金森病)、躁郁性精神病有关A.多巴胺受体B.乙酰胆碱受体C.5羟色胺(5-HT)受体D.肾上腺素受体E.γ氨基丁酸受体

基因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途径有 A、引入保护基因,使多巴胺能细胞免受损害B、导入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维持多巴胺能细胞功能和延长寿命C、导入调控和(或)分泌基因,表达酪氨酸羟化酶分泌多巴胺D、导入多巴胺能神经元,分泌多巴胺E、导入多巴胺受体

不少研究发现,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的候选基因包括α-7-烟碱受体、DISCI、COMT基因等。A.神经发育假说B.多基因共同致病假说C.多巴胺(DA)假说D.谷氨酸假说E.5-羟色胺假说

目前最可能成为精神分裂症致病候选基因的有 A、精神分裂症1断裂基因(DISC1)B、代谢型谷氨酸受体3基因(GRM3)C、Dysbindin基因(DTNBP1)D、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E、神经调节蛋白基因(NRG1,neuregulin-1)

特异性候选基因研究提示生物胺相关基因可能与双相障碍的病理过程关联,例如包括()。A、5-羟色胺转运体B、单胺氧化酶AC、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D、多巴胺D2与D4受体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与精神分裂症、睡眠紊乱、精神发育迟缓、Parkin-son病(帕金森病)、躁郁性精神病有关()。A、多巴胺受体B、乙酰胆碱受体C、5-羟色胺(5-HT)受体D、肾上腺素受体E、γ-氨基丁酸

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作用主要阻断下列何种受体()A、D1受体B、D3受体C、NE受体D、D2受体E、D4受体

不少研究发现,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的候选基因包括α-7-烟碱受体、DISCI、COMT基因等。()A、神经发育假说B、多基因共同致病假说C、C.多巴胺(D假说D、谷氨酸假说E、5-羟色胺假说

苯丙胺能在正常人引起与急性精神分裂症妄想型类似的症状。()A、神经发育假说B、多基因共同致病假说C、C.多巴胺(D假说D、谷氨酸假说E、5-羟色胺假说

支持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说的证据不包括()A、使用苯丙胺,正常人会出现产生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B、传统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多是多巴胺受体阻滞剂C、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高香草酸增高D、研究发现经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患者纹状体D2受体的数量增加E、阻断多巴胺D2受体的药物可用来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多巴胺假说的支持证据包括:()A、长期使用促进多巴胺释放剂如苯丙胺,会使正常人产生幻觉和妄想B、抗精神病药因拮抗多巴胺D2受体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有效C、C.大量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多巴胺(D主要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增高,尸体脑组织中DA或HVA高于对照组D、PET研究发现未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D2受体数量增加E、提高多巴胺功能的抗帕金森氏病药物恶化精神症状

与帕金森病(Parkinson病)、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躁郁性精神病、亨廷顿舞蹈症(Huntington病)有关A、多巴胺受体B、乙酰胆碱受体C、5-羟色胺(5-HT)受体D、肾上腺素受体E、γ-氨基丁酸受体

与精神分裂症、睡眠紊乱、精神发育迟缓、Par-kinson病(帕金森病)、躁郁性精神病有关A、多巴胺受体B、乙酰胆碱受体C、5-羟色胺(5-HT)受体D、肾上腺素受体E、γ-氨基丁酸受体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候选基因下面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多巴胺受体基因有4种亚型,分别为D1、D2、D3、D4B、经典和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都可以提高5-HT受体基因的表达水平C、与正常人相比,精神分裂症脑内5-HT的代谢和受体密度改变不大D、麦角二乙胺在正常人中不能诱发精神症状E、E.被怀疑为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候选基因还有γ-氨基丁酸(GAB、谷氨酸、神经营养因子3(NT-3)等

抗精神病药物分类不正确的是()A、按作用机制分为多巴胺受体阻滞剂与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B、按临床特点分为低效价与高效价两类C、按作用机制分为经典药物与非经典药物D、非经典药物平衡阻滞多巴胺受体和5-HT受体E、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吩噻嗪类、硫杂蒽类、丁酰苯类等抗精神病药物

支持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说的证据不包括()A、使用苯丙胺,正常人会出现产生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B、传统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多是多巴胺受体阻滞剂C、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高香草酸增高D、研究发现经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患者纹状体D受体的数量增加E、阻断多巴胺D受体的药物可用来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

多选题基因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途径有()A引入保护基因,使多巴胺能细胞免受损害B导入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维持多巴胺能细胞功能和延长寿命C导入调控和(或)分泌基因,表达酪氨酸羟化酶分泌多巴胺D导入多巴胺能神经元,分泌多巴胺E导入多巴胺受体

单选题不少研究发现,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的候选基因包括α-7-烟碱受体、DISCI、COMT基因等。()A神经发育假说B多基因共同致病假说CC.多巴胺(D假说D谷氨酸假说E5-羟色胺假说

单选题支持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说的证据不包括( )A使用苯丙胺,正常人会出现产生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B传统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多是多巴胺受体阻滞剂C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高香草酸增高D研究发现经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患者纹状体Dꪢ受体的数量增加E阻断多巴胺Dꪢ受体的药物可用来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

多选题精神分裂症多巴胺假说的支持证据包括:()A长期使用促进多巴胺释放剂如苯丙胺,会使正常人产生幻觉和妄想B抗精神病药因拮抗多巴胺D2受体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有效CC.大量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多巴胺(D主要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增高,尸体脑组织中DA或HVA高于对照组DPET研究发现未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D2受体数量增加E提高多巴胺功能的抗帕金森氏病药物恶化精神症状

单选题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候选基因下面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多巴胺受体基因有4种亚型,分别为D1、D2、D3、D4B经典和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都可以提高5-HT受体基因的表达水平C与正常人相比,精神分裂症脑内5-HT的代谢和受体密度改变不大D麦角二乙胺在正常人中不能诱发精神症状EE.被怀疑为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候选基因还有γ-氨基丁酸(GAB、谷氨酸、神经营养因子3(NT-3)等

单选题与精神分裂症、睡眠紊乱、精神发育迟缓、Parkin-son病(帕金森病)、躁郁性精神病有关()。A多巴胺受体B乙酰胆碱受体C5-羟色胺(5-HT)受体D肾上腺素受体Eγ-氨基丁酸

单选题下列对抗精神病药分类的描述,错误的是(  )。A传统上分为经典药物与非经典药物B经典药物又称为神经阻滞剂,通过阻断D2受体起到抗幻觉妄想作用C按作用机制分为多巴胺受体阻滞剂与肾上腺受体阻滞剂D按临床特点分为低效价与高效价两类E非经典抗精神病药通过平衡阻滞5-HT受体和D2受体起治疗作用

单选题目前研究认为,以下最可能成为精神分裂症致病候选基因,但不包括()A精神分裂症1断裂基因(DISC1)B代谢型谷氨酸受体3基因(GRM3)CDysbindin基因(DTNBP1)D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EX染色体异常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