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室内防水工程防水层施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A.厕所间、厨房的墙体,宜设置高出楼地面120mm以上的现浇混凝土泛水B.厕浴间、厨房四周墙根防水层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C.浴室花洒所在及邻近墙面防水层高度不 应小于1. 8mD.地漏与地面混凝土间留置凹槽,用合成高分子密封胶进行密封防水处理。地漏四周应设置加强防水层,加强层宽度不应小于150mmE.防水层施工完毕后的楼地面向地漏处的排水坡度不宜小于1%,地面不得有积水现象

关于室内防水工程防水层施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厕所间、厨房的墙体,宜设置高出楼地面120mm以上的现浇混凝土泛水
B.厕浴间、厨房四周墙根防水层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
C.浴室花洒所在及邻近墙面防水层高度不 应小于1. 8m
D.地漏与地面混凝土间留置凹槽,用合成高分子密封胶进行密封防水处理。地漏四周应设置加强防水层,加强层宽度不应小于150mm
E.防水层施工完毕后的楼地面向地漏处的排水坡度不宜小于1%,地面不得有积水现象

参考解析

解析:2020版教材P205
(8) 厕浴间、厨房四周墙根防水层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其他墙面防水以可能 溅到水的范围为基准向外延伸不应小于250mm。浴室花洒所在及邻近墙面防水层高度不 应小于1. 8m。
地漏与地面混凝土间留置凹槽,用合成高分子密封胶进行密封防水处理。地漏四周应设置加强防水层,加强层宽度不应小于150mm
防水层施工完毕后的楼地面向地漏处的排水坡度不宜小于1%,地面不得有积水现象
厕所间、厨房的墙体,宜设置高出楼地面150mm以上的现浇混凝土泛水

相关考题:

请教: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押题试卷五 多选题第六小题的答案是什么? 6.关于防水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和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地下防水工程中卷材防水层的设置与施工,大多采用外防水外贴法B.防水混凝土墙体的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处C.厕浴问防水层施工完后应尽快做水泥砂浆保护层D.屋面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的下部应铺设钢筋网片,以提高其抗拉能力E.当屋面坡度大于15%时,沥青防水卷材的铺贴应采用垂直于屋脊方向

室内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点中,浴室墙面的防水层不得低于2000mm。

下列关于防水工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防水混凝土多采用较大的水灰比,降低水泥用量和砂率,选用较小的骨料直径B.根据所用材料不同,防水工程可分为柔性防水和刚性防水C.按工程部位和用途,防水工程又可分为屋面防水工程、地下防水工程、楼地面防水工程D.防水砂浆防水通过增加防水层厚度和提高砂浆层的密实性来达到防水要求

关于防水层施工环境气温条件,符合规范要求的有()。A、四级大风时施工地下防水工程的防水层B、0℃气温条件下,施工防水混凝土C、0℃气温条件下,施工无机防水涂料D、-5℃气温条件下,施工膨润土防水涂料E、-5℃气温条件下,热熔法施工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关于建筑防水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防水混凝土拌合物运输中坍落度损失时,可现场加水弥补B.水泥砂浆防水层适宜用于受持续振动的地下工程C.卷材防水层上下两层卷材布的不得相互垂直铺贴D.有机涂料防水层施工前应充分润湿基层

关于室内地面防水施工质量验收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层→防水层→蓄水试验→保护层→面层→验收B.基层→防水层→保护层→面层→蓄水试验→验收C.基层→防水层→蓄水试验→二次蓄水试验→保护层→面层→验收D.基层→防水层→蓄水试验→保护层→面层→二次蓄水试验→验收

关于室内防水工程防水层施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A.厕所间、厨房的墙体,宜设置高出楼地面120mm以上的现浇混凝土泛水B.厕浴间、厨房四周墙根防水层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C.浴室花洒所在及邻近墙面防水层高度不应小于1.8mD.地漏与地面混凝土间留置凹槽,用合成高分子密封胶进行密封防水处理。地漏四周应设置加强防水层,加强层宽度不应小于150mmE.防水层施工完毕后的楼地面向地漏处的排水坡度不宜小于1%,地面不得有积水现象

关于防水层施工环境气温条件,符合规范要求的有( )。A.四级大风时施工地下防水工程的防水层B.0℃气温条件下,施工防水混凝土C.0℃气温条件下,施工无机防水涂料D.-5℃气温条件下,施工膨润土防水涂料E.-5℃气温条件下,热熔法施工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关于建筑防水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2015年)A.防水混凝土拌合物运输中坍落度损失时,可现场加水弥补B.水泥砂浆防水层适宜用于受持续振动的地下工程C.卷材防水层上下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D.有机涂料防水层施工前应充分湿润基层

室内防水工程施工中,清理基层的紧后工作是(  )。A.技术交底B.细部附加层C.防水层D.结合层

下列关于防水工程施工完成后的检查与检验, 说法正确的是( )。A.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在雨后或持续淋水1h内进行检查B.有可能蓄水试验的屋面,其蓄水时间为12hC.厨房、厕浴间防水层完成后,应做24h蓄水试验D.墙面间歇淋水试验应达到20min以上不渗漏

防水工程施工中,关于室内地面涂料防水施工技术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A.防水层应从地面延伸到墙面,高出地面100mmB.防水层完工后,经压力强度试验无渗漏,方可铺设面层C.涂刷第一遍防水涂料后,应在铺设玻璃纤维布完毕后,再涂刷第二遍防水涂料D.两层以上玻纤布的防水施工,上、下搭接应错开幅宽的1/2E.施工环境温度宜在5℃以上

下列关于防水工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防水混凝土多采用较大的水灰比,降低水泥用量和砂率,选用较小的骨料直径B、根据所用材料不同,防水工程可分为柔性防水和刚性防水C、按工程部位和用途,防水工程又可分为屋面防水工程、地下防水工程、楼地面防水工程D、防水砂浆防水通过增加防水层厚度和提高砂浆层的密实性来达到防水要求

下列不属于防水卷材特点的有()。A、拉伸强度高、抵抗基层和结构物变形能力强、防水层不宜开裂B、防水层厚度可按防水工程质量要求控制C、防水层较厚,使用年限长D、便于小面积施工

室内防水施工过程包括①细部附加层、②防水层、③结合层、④清理基层、正确的施工流程是()。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

关于建筑防水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防水混凝土拌合物运输中坍落度损失时,可现场加水弥补B、水泥砂浆防水层适宜用于受持续振动的地下工程C、卷材防水层上下两层卷材不得互相垂直铺贴D、有机涂料防水层施工前应充分润湿基层

室内防水工程施工中,清理基层的紧后工作是()。A、技术交底B、细部附加层C、防水层D、结合层

关于室内地面防水施工质量验收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层→防水层→蓄水试验→保护层→面层→验收B、基层→防水层→保护层→面层→蓄水试验→验收C、基层→防水层→蓄水试验→二次蓄水试验→保护层→面层→验收D、基层→防水层→蓄水试验→保护层→面层→二次蓄水试验→验收

下列关于室内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点表述错误的是()A、浴室墙面的防水层不得高于1800mmB、泛水坡度应在2%以上,不得倒坡积水C、浴室墙面的防水层不得低于1800mmD、泛水坡度应在2%以下,不得倒坡积水

单选题下列室内防水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叙述有误的是()。A防水砂浆应采用抹压法进行施工B防水混凝土应分层浇筑C防水砂浆施工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D涂膜防水层应多遍成活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防水卷材特点的有()。A拉伸强度高、抵抗基层和结构物变形能力强、防水层不宜开裂B防水层厚度可按防水工程质量要求控制C防水层较厚,使用年限长D便于小面积施工

单选题关于建筑防水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防水混凝土拌合物运输中坍落度损失时,可现场加水弥补B水泥砂浆防水层适宜用于受持续振动的地下工程C卷材防水层上下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D有机涂料防水层施工前应充分润湿基层

单选题室内防水工程施工中,清理基层的紧后工作是()。A技术交底B细部附加层C防水层D结合层

多选题关于地下防水工程卷材防水层质量检查与验收。下列属于主控项目的有()A卷材防水层所用卷材及主要配套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B卷材防水层的基层C卷材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均需符合设计要求D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

多选题关于防水层施工环境气温条件,符合规范要求的有()。A四级大风时施工地下防水工程的防水层B0℃气温条件下,施工防水混凝土C0℃气温条件下,施工无机防水涂料D-5℃气温条件下,施工膨润土防水涂料E-5℃气温条件下,热熔法施工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多选题关于室内防水工程防水层施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地面四周与墙体连接处,防水层应往墙面上返150mm以上B有淋浴设施的厕浴间墙面,防水层高度不应小于l.8m,并与楼地面防水层交圈C使用高分子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时,防水层厚度不应小于1.2mmD界面渗透型防水液与柔性防水涂料复合施工时厚度不应小于0.8mmE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聚合物水泥粘结料复合时,厚度不应小于1.8ram

多选题下列关于室内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点表述错误的是()A浴室墙面的防水层不得高于1800mmB泛水坡度应在2%以上,不得倒坡积水C浴室墙面的防水层不得低于1800mmD泛水坡度应在2%以下,不得倒坡积水

多选题关于室内防水丁程防水层施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地面四周与墙体连接处,防水层应往墙面上返150mm以上B有淋浴设施的厕浴间墙面,防水层高度不应小于1.8m,并与楼地面防水层交圈C使用高分子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时,防水层厚度不应小于1.2mmD界面渗透型防水液与柔性防水涂料复合施工时厚度不应小于0.8mmE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聚合物水泥粘结料复合时,厚度不应小于1.8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