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设计时,用灰土桩挤密湿陷性黄土地基,在无荷载试验资料时,其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的要求为( )。A. 不宜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倍,并不宜大于280kPA.B. 不宜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4倍,并不宜大于250kPA.C. 不宜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4倍,并不宜大于280kPA.D. 不宜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倍,并不宜大于250kPA.

初步设计时,用灰土桩挤密湿陷性黄土地基,在无荷载试验资料时,其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的要求为( )。

A. 不宜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倍,并不宜大于280kPA.
B. 不宜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4倍,并不宜大于250kPA.
C. 不宜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4倍,并不宜大于280kPA.
D. 不宜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倍,并不宜大于250kPA.

参考解析

解析: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14.2.8条。

相关考题:

关于土桩和灰土桩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土桩和灰土桩挤密地基是由桩间挤密土和填夯的桩体组成B: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下,深度5-15m的湿陷性黄土C:土桩主要用于提高人工填土地基的承载力D:灰木桩主要用于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E:不宜用于含水量超过25%的人工填土地基

关于土桩和灰土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土桩和灰土桩挤密地基是由桩间挤密土和填夯的桩体组成的人工“ 复合地基”B.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深度10~25 m的湿陷性黄土或人工填土地基C. 土桩主要适用于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灰土桩主要适用于提高人工填土地基的承载力D. 地下水位以下或含水量超过2 5 %的土,不宜采用

关于土桩和灰土桩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土桩和灰土桩挤密地基是由桩间挤密土和填夯的桩体组成的B.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下,深度5~15m 的湿陷性黄土C.土桩主要用于提高人工填土地基的承载力D.灰土桩主要用于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E.不宜用于含水量超过25%的人工填土地基

关于土桩和灰土桩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土桩和灰土桩挤密地基是由桩间挤密土和填夯的桩体组成B.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下,深度5~l5m的湿陷性黄土C.土桩主要用于提高人工填土地基的承载力D.灰土桩主要用于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E.不宜用于含水量超过25%的人工填土地基

某重要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为2.0m,荷载标准组合的基底压力为220kPa,场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基底下湿陷性土层厚度为7.0m,地基湿陷等级为Ⅲ级,其下为性质较好的非湿陷性粉质黏土,则下列地基处理方案中不恰当的是( )。A.用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基底以下处理深度为7.0mB.用搅拌桩复合地基,基底以下处理深度为8.0mC.用C.FG桩复合地基,桩长9.0mD.用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桩长7.0m

某重要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为2.0m,荷载标准组合的基底压力为220kPa,场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基底下湿陷性土层厚度为7.0m,地基湿陷等级为III级,其下为性质较好的非湿陷性粉质黏土,地基处理方案中()是不恰当的。A.用灰土桩挤密复合地基,基底以下处理深度为7.0m B.用搅拌桩复合地基,基底以下处理深度为8.0m C.用CFG桩复合地基,桩长9.0mD.用挤密碎石桩,桩长7.0m

初步设计时,灰土粧挤密湿陷性黄土地基,在无载荷载试验资料时,其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的要求是( )。A.不宜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倍,并不宜大于280kPaB.不宜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4倍,并不宜大于250kPaC.不宜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4倍,并不宜大于280kPaD.不宜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倍,并不宜大于250kPa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采用灰土挤密桩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以下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石灰可选用新鲜的消石灰,土料宜选用粉质黏土,灰土的体积比宜为2:8B、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4倍C、桩顶应设置褥垫层,厚度可取500mm,压实系数不应低于0、95D、采用钻孔夯扩法成孔时,桩顶设计标高以上的预留覆土厚度不宜小于1、2m

采用灰土桩挤密时,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的2.0倍,并不宜大于(  )kPa。A.150B.180C.200D.250

关于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用于消除地下水位以上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是有效果的B.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用于提高地下水位以上素填土、杂填土的承载力是有效果的C.灰土挤密桩用于消除土的湿陷性和减小渗透性方面比土挤密桩效果好的多D.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不适用于处理毛细饱和带土层

某工程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在用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可采用s/b=( )所对应的压力。A、0.006B、0.008C、0.01D、0.012

关于灰土挤密桩的说法错误的是()。A、灰土挤密桩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B、灰土挤密桩可处理的地基深度为5~15mC、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35%、饱和度大于65%时,不宜选用灰土挤密桩D、灰土挤密桩处理的面积应大于建筑物底层平面的面积

下列()不宜选用土挤密桩或灰土挤密桩法。()A、地基土含水量大于24%或饱和度大于65%时B、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C、素填土地基D、杂填土地基

某工程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在用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可采用s/b=( )所对应的压力。A、0.006B、0.008C、0.01D、0.012

关于土桩和灰土桩的说法,正确的有()。A、土桩和灰土桩挤密地基是由桩间挤密土和填夯的桩体组成B、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下,深度 5~15m 的湿陷性黄土C、土桩主要用于提高人工填土地基的承载力D、灰土桩主要用于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E、不宜用于含水量超过 25%的人工填土地基

砂石桩适用于挤密()等地基,起到挤密周围土层、增加地基承载力的作用。A、松散砂土B、素填土C、黏性土D、杂填土E、湿陷性黄土

复合地基设计应满足建筑物()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荷载试验确定,或采用增强体的荷载试验结果和其周边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结合经验去确定。

多选题关于土桩和灰土桩的说法,正确的有()。A土桩和灰土桩挤密地基是由桩间挤密土和填夯的桩体组成的B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下,深度5~15m的湿陷性黄土C土桩主要用于提高人工填土地基的承载力D灰土桩主要用于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E不宜用于含水量超过25%的人工填土地基

单选题某场地湿陷性黄土厚度7~8m、平均干密度t/m3。设计要求消除黄土湿陷性,地基经治理后,桩间土最大干密度要求达到t/m3。现决定采用挤密灰土桩处理地基。灰土桩桩径为0.4m,等边三角形布桩。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的要求,该场地灰土桩的桩距最接近下列哪个值?(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取0.93)A0.76mB0.78mC0.80mD1.0m

单选题确定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下述(  )不合理。A施工设计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现场复合地基荷载试验确定B采用单桩荷载试验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应取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一半C处理后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D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宜取0.75~0.95

单选题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下列关于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设计、施工的叙述正确的是()A初步设计按当地经验确定时,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200kPaB桩孔内分层回填,分层夯实,桩体内的平均压实系数,不宜小于0.94C成孔时,当含水量高于12%时,宜对拟处理范围内土层进行适当增湿D复合地基变形计算时,可采用荷载试验确定的变形模量作为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

单选题某工程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在用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可采用s/b=( )所对应的压力。A0.006B0.008C0.01D0.012

单选题某工程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在用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可采用s/b=( )所对应的压力。A0.006B0.008C0.01D0.012

单选题初步设计时,灰土桩挤密湿陷性黄土地基,在无载荷载试验资料时,其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哪一要求?A不宜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倍,并不宜大于280kPaB不宜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4倍,并不宜大于250kPaC不宜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4倍,并不宜大于280kPaD不宜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倍,并不宜大于250kPa

多选题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下列关于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设计、施工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2009年真题]A初步设计按当地经验确定时,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200kPaB桩孔内分层回填,分层夯实,桩体内的平均压实系数,不宜小于0.94C成孔时,当土的含水量低于12%时,宜对拟处理范围内土层进行适当增湿D复合地基变形计算时,可采用载荷试验确定的变形模量作为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

单选题下列()不宜选用土挤密桩或灰土挤密桩法。()A地基土含水量大于24%或饱和度大于65%时B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C素填土地基D杂填土地基

单选题初步设计时,灰土桩挤密湿陷性黄土地基,在无载荷试验资料时,其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的要求是(  )。A不宜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倍,并不宜大于280kPaB不宜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4倍,并不宜大于250kPaC不宜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4倍,并不宜大于280kPaD不宜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倍,并不宜大于250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