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是某公园新建的圆形人工湖。为测量该湖的半径,小强和小丽沿湖边选取A、B、C三根木桩,使得A、B之间的距离与B、C之间的距离相等,并测得B到AC的距离为3米,AC的长为60米,请你帮他们求出人工湖的半径。

图11是某公园新建的圆形人工湖。为测量该湖的半径,小强和小丽沿湖边选取A、B、C三根木桩,使得A、B之间的距离与B、C之间的距离相等,并测得B到AC的距离为3米,AC的长为60米,请你帮他们求出人工湖的半径。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两个无限长的共轴圆柱面上均带正电,内外半径分别为R,和R:,沿轴线方向单位长度所带电荷分别为A,,A:,则两圆柱面之间距离轴线为r的P点处的场强大小E为( )。

一个圆形的人工湖,直径为50公里,某游船从码头甲出发,匀速直线行驶30公里到码头乙停留36分钟,然后到与码头甲直线距离为50公里的码头丙,共用时2小时。问该游船从码头甲直线行驶到码头丙需用多长时间?A.50分钟B.1小时C.1小时20分D.1小时30分

吊挂货物中心的垂线与吊臂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是()。A、警戒线B、货物半径C、作业半径D、作业现场

视距测量所测得的距离为()。A、倾斜距离B、水平距离C、曲线距离D、垂直距离

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测得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常差为加常数。

在档距内,导线的悬挂点与导线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叫导线的()。A、距离B、直径C、半径D、弧垂

使用可变圆角时,在位置列表中出现0-1之间的小数,其含义为()。A、距离起点的相对距离B、距离起点的绝对对距离C、圆角半径大小D、圆角半径占边线长度的百分比

居住区公园的服务半径一般为()354-356居住小区公园的服务半径一般为()组团绿地距离住宅入口最大步行距离应在()A、80-100mB、100m左右C、400-500mD、1000m

关于形位公差叙述错误的是()。A、给定方向上直线度的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B、平面度的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C、圆度公差带是指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D、圆柱度公差带是指半径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小刚和小强两人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东经40°和西经40°向北行进,发生的情况是()A、他们在北极相遇B、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近C、他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一致D、他们可在南极再相会

扶手距离爬梯半径为()毫米以内,与井道层门门套的距离不得大于()米。

曲线桥的桥梁全长为()。A、曲线的总长B、中心线上墩台之间各段折线之和C、相邻最远的墩台之间的直线距离D、曲线半径之和

转弯半径是指由转向中心到()A、内转向轮与地面接触点间的距离B、外转向轮与地面接触点间的距离C、内转向轮之间的距离D、外转向轮之间的距离

若某光纤纤芯中心与包层表面中心之间距离为d,芯半径为r,包层半径R,则其同心度误差为()。A、R-rB、(R-r)/dC、d/2rD、d/2R

沿井眼轴线某点到()之间的距离,为该点的水平位移。A、井口铅垂线B、井口坐标C、井口D、井口直线

从平稳导向出发,导柱之间距离应较远,故通常布置在型腔外侧。为使导向孔有足够的强度,导向孔的孔壁到模板边缘的距离应不得太近,一般要求该距离比导柱半径略()。

测设数据是确定建筑物的特征点与控制点或地物点之间的()之间的关系。A、已知角度、已知距离和已知坡度B、已知角度、已知距离和已知高程C、已知半径、已知坡度和已知高差D、已知半径、已知距离和已知高差

采用光电测距仪测得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常差为加常数。()

单选题转弯半径是指由转向中心到()A内转向轮与地面接触点间的距离B外转向轮与地面接触点间的距离C内转向轮之间的距离D外转向轮之间的距离

单选题船舶稳心半径BM是指()。A漂心与稳心之间的垂直距离B稳心与浮心之间的垂直距离C浮心与漂心之间的垂直距离D重心与稳心之间的垂直距离

判断题对于质量为m的质点,它到转轴的距离称为转动半径或者称为几何半径。A对B错

填空题从平稳导向出发,导柱之间距离应较远,故通常布置在型腔外侧。为使导向孔有足够的强度,导向孔的孔壁到模板边缘的距离应不得太近,一般要求该距离比导柱半径略()。

单选题使用可变圆角时,在位置列表中出现0-1之间的小数,其含义为()。A距离起点的相对距离B距离起点的绝对对距离C圆角半径大小D圆角半径占边线长度的百分比

填空题轮对沿轨道运行时左右两轮的(),半径大的车轮经历的距离长,半径小的车轮经历的距离短。

判断题采用光电测距仪测得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常差为加常数。()A对B错

填空题从平稳导向出发,导柱之间距离应(),故通常布置在()。为使导向孔有足够的(),导向孔的孔壁到模板边缘的距离应不得太近,一般要求该距离比导柱半径略大。

单选题测设数据是确定建筑物的特征点与控制点或地物点之间的()之间的关系。A已知角度、已知距离和已知坡度B已知角度、已知距离和已知高程C已知半径、已知坡度和已知高差D已知半径、已知距离和已知高差